采访 INTERVIEWS
今年五月份,刘小东和助手们来到新疆的小城和田,在那里,画下了当地维族玉工们,同时,一部纪录片也记录了整个过程。这一艺术项目从8月25日到10月8日在新疆艺术中心(原新疆国际博览中心)亮相,2013年初将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
我之前从未去过和田,但我知道这地方生产玉。玉对中国人来讲有几千年的文化。在过去,玉是一种皇帝的象征,他们很爱玉,但别人不能玩儿玉。玉是有钱人的玩物。这边的风景为了生产玉都已经被人工化。为了财富,就把一个山改变,把一条河改变。我喜欢到这种背景复杂的地方去画画。
我在那儿画了一个月吧。工作过程就是沿着那条河走一些地方,多看一些场面。我们的司机是维族的,他说“我认识几个人你要去看看吗?”我说“可以。”他就拉我们离开现场,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来到昆仑山脚下一个农村。这个地点被挖得很瘦,变得很厉害,很烂,就像一个烂苹果一样。这里的风景,都是人工的风景,是为了寻找财富而形成的风景。司机给我们介绍的人,我觉得很不错。然后我就通过这个人就认识几个人,他就找他儿子,儿子也把朋友找来,我就画他们六个人。
我在和田的时候是夏天最惨、最热的一个月。在那儿天天刮沙尘暴,我画了一半,沙子就盖那儿,你就得把沙子取掉,也不容易。但是在现场画画的意义,可以把我临时变成一个当地人。我觉得这种体验是很重要的。当然你也可以拍照片回北京画,但是我觉得那样是有一点儿为了艺术而艺术。我觉得对我来讲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比完成一个作品更重要。 完成作品我可以在北京完成,也许更加完整。但这种体验是在北京无法得到的。
纪录片对我来说重要因为这是两个平行的项目。绘画代替不了纪录片,纪录片也代替不了绘画。绘画就一个角度。但是你从纪录片你可以看到故事,可以看到人的真正的生活。使观众能够多元地进入这个角度。
我没有希望改变当地人的想法。我想留下好感。至少让那个人觉得这个北京人不错。我画画的目的就像做一个静物一样。但在哪儿画意义不同。 我的画,无论每天想着花样儿变化,依然还是像我自己的绘画。那是逃不出去的。
我并没有掉进现实主义的一个固有的框架。我争取或者说我只画我看到的东西。我不太画我想到的东西。我画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