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李振华

杨福东,《去年曾经让我心动》,2008,单屏录像,3'30''.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看似位处消费场所之深腹,但它的触角蔓延得很长,地铁站内外的灯箱也会从路边跳出来,指给你一条通向那非白非黑之“盒子”的路径。本次展览集结了多达28位艺术家/团体,这数量或许可以照顾行到此地的看客、过客、游客、艺术欣赏客。“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社群媒体兴起后的艺术”展览自2013年5月25持续至7月28日。

我一直觉得商业空间和艺术空间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尤其是在中国,艺术系统的神圣化和经典性根本还没有完成整个的建构过程。所以此时此刻,艺术能让人们期待的无非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惯性:观者没有准备遭遇艺术,只是事件而已。但如果艺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自由地遭遇和出入,或许会更符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习惯。而K11可以是这样一个呈现场所,它有公共特质,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收藏当代艺术的机构,背后有K11 Art Foundation,这一收藏终端有着对全球文化的独特认识。

此次“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的展览结构和层次比较多元,且主题是有延续性和关联性的。比如颜磊的《冰山》(ICEBERG),如果观众不知道颜磊在2012年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的作品其实就很难深入地理解内涵——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其视觉上的巨大,空间设计上的留白,令作品产生了不少“到此一游”合影留念的观众,也造就了媒介传播的可能。所以,有时策展人考虑的多层次和观众喜好,轻易地就被打破了,所谓“众口难调”。但诚如你所言,我颇喜欢“众声喧哗”这一提法。因为这个展览策划之初,我就希望该项目能卷入所有的参与者,令让大家开怀开心,我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术联系。当然作为策展人,学习“空间”很重要,不仅仅是在空间和艺术上做选择,还要在空间性质和艺术倾向上做判断。比如,一个空间如何与人沟通,从哪里进出,以及其关联空间要如何处理等等,这些涉及到展览展示学,涉及到如何呈现和与人沟通等细节。而我现在的状态则是不再坚持一种自认为重要或是严肃的身份、认知,仅从细节入手,把握大体方向并且持之以恒地推进就好。更多的时候我不是策展人,而更像一个沟通者。在这次展览中,你也可以看到棉棉的作品《在冥想》。她是我尊重的小说家和好友,这个作品出自她对当代文化和事件历经自我洗炼后的一种个人表达。未来,这类作品可能会不断出现,会有其他人参与进来。早前就有导演和不同领域的文化工作者提出合作,我想,跨界合作往往会催发出特别的光芒。当然这也取决于作者、作品是否足够动人,是否有自己独特和私密的思想空间。艺术和公共,其实是一个个体和不同个体联手将他们存在着的差异性和不平衡,碰撞、显影出来。而很多时候,艺术作为“点缀”可能更容易被人理解——没顶公司的作品本来希望能提供一个让人休息十五分钟的空间,后来主要还是考虑到公众和场所现实,才将其转化为一个出现在展厅中的“物件”,这与此前帐篷(安全屋A)在公共空间的展出形式有所区别,通过这种转换(毕竟还是有完整的说明和展陈效果)令这个作品更接近通常大家所认为的艺术品;但艺术家在此中的真正语意可能是另外的知识系统和线索才能爬梳清楚的。目前,中国的现实主要是观者主导空间——这个现实意味着,观者没有周末去看艺术的习惯,没有一种公共空间(艺术馆或是画廊)的存在,这就让艺术更需要超越这个观念,飞跃至更大的空间中——而原本,中国的艺术家的机智和才能也应该在社会的各种层面发挥作用。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