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艺术家陈亮洁的个展“社会静物”正在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展出。“静物”在此一方面指向画家对自身观察世界方法的重塑,另一方面又带有强烈的社会意识与介入情绪。我们特此邀请陈亮洁对其近作进行解读。展览将持续到本月15日。
这次展览名为“社会静物 Society as Still Life”。 在目前各种层面的矛盾异常激烈的社会中,社会是高度动态的,但为什么“社会”在我的画作中可以与静物“相遇”?这种“相遇”背后的能量又是怎样?
静物作为绘画主题源于西方,描绘了一种静止的物体,寂静无声的、凝固的生命存在。就这个意义而言,这次展览的英文名更贴切。我们说“Still Life”。“Still”在英语里是:adv.仍然,静静地 adj.不动的,静止的,不狂暴的,温柔的,没有活力的,死气沉沉的 n.平静,寂静,剧照,静止摄影。“Life”是:生活,生命,人生,尘世。而在“Society”后用“as”连接,其中不同的解读线索就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精彩内核。静静地凝视社会,把社会作为一个对象,一个物,去观察、感知。寂静尘世。安静的无声的现实。
和我们刚刚学画画时的静物不同。即便是静物,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有生命力的。就像杉本博司的标本摄影、莫兰迪、梵高的静物等。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作品中的主题、光、内在的生命的力量,以及对画面空间的转变。
在这些“社会静物”作品中,我以绘画的方式重新展开图像。在审视和沉思中时间凝固“绘画”重新拉开序幕。艺术从现在的符号生产系统回到绘画、回到观看,寻找她的可能性。只是现在不光是现实,还包含了网络所带来的现实世界的信息事实。那远处的、发生的、也真正存在的世界,我画所有的画面。在凝视中生成一切。
在面对现实的残酷时另一种快和忘却更使我们被滚滚红尘所推攘。今天的事件再重大也会很快被另一个替代,事件被淹没,人们很容易成为信息流的存储器。“社会静物”在貌似社会一隅的场景其实是某种事件的媒体图像,看似平常的景象钩沉着事实背后的深不可测。绘画此时成为一个“锚点”,画面犹如身体上的一个“疤痕”钩沉无限。
然而此时的纪实是关注现实中眼见之物和其背后的意蕴。让我们反省,让我们不再“简单”让我们真正“看到”。“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学会看到的。”我们实际上是活在我们的文化、语言的系统里面。就像海德格尔说的:“语言是我们的家。”我们用语言去想的时候,实际上是用我们的文化在思考。
在语言上我希望能使画获得某种不同凡响的“日常”状态。从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最后回到见山是山的境界。前几天,时代美术馆的馆长赵趄,看了我的画之后说:“你的画就像冰山一样,上面看起来很小,其实下面有很大的体量。”我觉得他说的很贴切。
好的绘画将不可避免的带上作者的血肉、修养和灵魂。此时绘画于我就是修行,一方面希望看的更深,看到其背后。另一方面也是自身的理解和历程,绘画在生活中不断深发、成为修行,成为凝视的结晶体。其中会有些许光芒。
作品《广场》是描绘北京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北侧,有一段正在施工的场地。雨后蓝色的隔离板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分外耀眼。在蓝色的隔离板内,象征国粹和传统的大儒孔子塑像曾被树立起来;而此后不久雕塑又被静悄悄的搬到博物馆里的一个角落。此画面正是雕塑搬迁的雨后,雕塑已经不在,湿漉漉的地面矗立着蓝色的隔离板,其中是看不见的待修复的地面。
采访/ 杨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