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来金娜

来金娜,《满满的空1》, 纸上彩色铅笔,2013,76.5x112cm.

来金娜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此次在01100001的个展《满满的空》展出的是她从2010年开始进行创作的彩色铅笔和圆珠笔系列的作品。平常生活于北京密云大山里的她大部分的时间都专注于劳作、绘画和阅读,这也让她的绘画有着恬静的基调,然而近期她的绘画由对日常事物的描摹走向了“向内表达”与对于“隐形的物象”的更具实验性的创作方向。

我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最早选择国画一方面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艺术家的谋生问题。我想如果有一门手艺的话,平常就可以用空闲的时间去画自己喜欢的,其实直到现在,虽然我已经慢慢地开始进入画廊体系,但是我对于卖画这件事情内心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有时会觉得很内疚,因为我还是不想用物质与金钱的东西把它们量化了。

我的绘画中只有红黄蓝绿这些最为基本的颜色,这样可以削弱我绘画中的倾向性。因为我觉得我眼中的颜色和形态不一定和别人眼中的一样,通过选择简单的原色可以让我的绘画更客观。我现在生活在北京密云的大山里,在平时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我除了在地里拔草、摘菜和收割,就画画和看书。农村的生活和劳动对我来说是一种内在的本能的需求,从小我就出生在农村,小学三年级才到的北京。现代都市生活对我来说并不是特别亲近,我到现在都很少上网,手机也一直用着最基本的功能。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会耗费我很多精力,因此我尽量回避,但这也给我身边的人们造成了不便。山里的生活会让人忘记存在的时间,不记得年月日,不记得星期几。因为一切都很简单,不需要以时间为单位来规划生活。现代生活的很多工具都会将我们自己分割成很多碎片,虽然看上去我们似乎获得了更多,但是这也让我们丧失了专注的能力,高频率的信息覆盖让我们几乎很难去只深钻一件事情。

其实对单纯事物的偏好一直贯穿于我的创作中,例如在我这次展出的动物系列中,我用一束花遮住了所有动物的头部,因为某一天我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车上两个人因为非常琐碎的事情争吵了起来。这时我就觉得,虽然人类有着更发达的大脑,但是在有些时候这样的智慧也会带来无穷的烦恼,动物就不会这样。可能简单的思考更能让人开心,鲜花就是这样一种意象,它是一种阳光的快乐的视觉传达。在我平时对于宗教以及哲学知识的阅读与学习中,我更加认同万物有灵的观念。我的绘画中,很多对象都是直接源自日常生活,通过对水果、动物、花卉等等事物的凝视与描绘让我获取了被忽略的视角与感受。对我个体而言,画画是表达和传递内心的感悟和感受。最核心的东西,可能是自己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力和之后的信念,不管事物是大还是小。对于所有的倾向和艺术风格,目前处于学习阶段的我都不排斥,通过对于多元的艺术作品观看,我会更加知道什么是适合我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对于自己的绘画有过质疑,它们似乎太漂亮了,太具有装饰性了。可是我觉得这就是我所喜欢的和我所擅长的,所以“漂亮”对我来说并不造成困扰,现在的这些呈现都是我创作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也会有不同的尝试,像这次展出的《菩提夜》,为了表现中秋节时深山之中寂静而又深邃的月夜,就用了更纯净的色彩。而在2013年底创作的《满满的空》系列可能就是我以后会更多去尝试的方向,从远处看,这幅绘画只是由色斑色块构成的,但是走近一点,你就会看见构成这幅绘画的纤细的线,再向前,隐藏在画面之后的微弱的图像就凸显了出来。这样递进的层次感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山水画中的远景、中景和近景的构图,但是这并不是我有意识地对这些技法进行了运用,而都是自然而然地显现。从我高中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说我的绘画和莫奈有着相似性,当时我连莫奈是谁都不知道,后来还是几番周折才买到了他的画册。

未来是无法预测的,我的创作也一样,我只能意识到自己作品的变化,但是到现在也不能完全确定今后推进的结果。虽然我对自己的绘画和内心世界是有保护感的,但是我接纳并享受在创作过程中的很多可能性。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