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霍德勒·巴特勒梅奥瑟

玛丽娜·平斯基(Marina Pinsky),《妇女与孩子 23》,2016,纤维纸喷墨印刷,30 x 39.5 cm 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8月初,首届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微征集”项目评选结果出炉,比利时策展人霍德勒•巴特勒梅奥瑟(Goedele Bartholomeeusen)的方案“现实的字节”(Reality Bytes)获选。“微征集”采用的策略是利用网络平台,面向全球征集策展方案。该活动最终收到30份来自世界各地的方案,再由评审团讨论评定。9月18日,“现实的字节”在深圳有空间以实体的方式呈现了这位年轻策展人的展览方案。本文中,巴特勒梅奥瑟就展览所关注的网络/虚拟和现实间的关系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我生于1980年代,这次选的艺术家也都出生于1980年代。选择他们不仅因为我们是同龄人,更是因为我在去纽约探访艺术家工作室并结识他们中的大多数时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包括这次展览想要讨论的网络/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我在这方面的思考深受布鲁诺•拉图尔的影响,当然也会关注所谓的“后网络”。但可以说,我并不认同后网络的一些观点或做法,例如将实体展览单纯视作线上传播的图像的载体。我很希望在一个实体空间中,同时借助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语言和元素,重新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展览的标题取为“Reality Bytes”(现实的字节),其中Bytes(字节)与Bites(咬)谐音,一手指向数字媒介,一手指向与数字世界相融合的现实本身强烈的动态与潜在的伤害性。

我认为将现实对照虚拟太过单一了,网络其实就是现实,而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数字媒介本身也在影响我们的现实经验。就拿自拍这一再普遍不过的行为来说,我惊叹于玛丽娅姆•本纳尼(Meriem Bennani)在《自拍秘籍》(The Selfie Study,2014)中所彰显出的狡黠幽默,绘图纸上的四个脑洞大开的自拍杆设计手稿与艺术家本人在夸张滤镜下闪闪发光的自拍形象,都在提醒观者去审视自拍及其所加深的对自我形象的过度迷恋。她的作品中还有种颇具吸引力的表演性,如《iButt》:iphone手机屏幕里,暗黑背景中苹果图标如烛火闪动,而顶着这个苹果图标“脑袋”舞动的人正是艺术家本人。iphone被架在一根细长的典型雕塑基座上,基座底部的昏黄灯光呼应着屏幕中烛火的质感,将屏幕与相对古典的舞台感巧妙连接在一起。

唐娜•胡安卡(Donna Huanca)画在数码喷绘图案上的丙烯画《阿祖尔•维茲》(Azul Vicz),与布莱恩•科科斯卡 (Brian Kokoska)的绘画与装置组合《小猪偶像(充气小矮子)》(Piglet God (Gassed Up Shortly),2016)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传统与数字媒介结合的特点。而阿格涅丝卡•波尔斯卡(Agnieszka Polska)的动画《我就是嘴 II》(I AM THE MOUTH II,2014)让人想到ASMR主播和颅内高潮,反复地呢喃着自我与表达的重合。这次我还很高兴能够展出我最喜爱的文字创作者之一林韬(Tao Lin)的推特摘录《未完成的推特》(Unfinished tweet,2014),这段被弃用的诗亦是一条躺在备忘录里的推特,它被放大,贴在墙上,以类似布告的形式呼应着手机里时刻更新的推特:

稍一分心,粲然一笑,心平如镜
看上去开心的人
在生命百里香的果汁吧
点了一杯‘情绪转换器’
…1

我从e-flux上得知“微征集”这一项目,起初提交的方案还希望纳入一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可惜最终没能实现。这次的参展艺术家分别来自波兰、加拿大、美国(包括一位华裔美国人)、摩洛哥、俄罗斯,我自己来自比利时,但我的家庭也混合了多个欧洲国家的血统。地域上的跨度或许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展览所讨论议题的某种全球普适性。

1.本文作者选译自部分原文:
Slightly distracted, genuinely smiling, nonannoyingly
happy-seeming person ordered 'the mood changer'
at juice bar in Lifetime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