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 首届安仁双年展10月在成都召开

    位于成都安仁古镇的“安仁双年展”将于10月1日开幕,持续至明年1月10日,超过120位艺术家将集结在一起共同探讨本届双年展主题“今日之往昔”。

    此次双年展由艺术史学者吕澎策划组织,希望通过双年展的四大主题板块探究艺术的历史发生,如何在历史、当下与未来可能性之间建立对话。双年展将分为四个部分。意大利米兰FM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马可·斯科蒂尼(Marco Scotini)将以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名作《四川好人》为出发点策划本届双年展中的一个主题展,名为“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艺术家刘鼎与艺术批评家卢迎华作为主题展“十字路口”的策展人,将对横亘在过去与未来的“进退两难”进行探究。蓝庆伟与杜曦云将策划“族谱的修辞”主题展,将中国艺术家如何回应艺术史的叙事作为核心议题。而由刘杰(音译)和卢静(音译)策划的“永不回头的未来”部分则探讨艺术家在时代与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剧变之间克服困境的能力。

    阅读全文
  • 约翰·阿什伯利(1927-2017)

    9月3日,诗人约翰·阿什伯里(John Ashbery)于纽约家中去世,终年90岁。他的死讯已经其丈夫大卫·克曼尼确认。

    约翰·阿什伯里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在美国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1975年的诗集《凸镜中的自画像》非常罕见地获得了三顶桂冠: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1年,他被授予国家人文奖章,颁奖词称“他改变了我们阅读诗歌的方式”。

    阿什伯里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在迪尔菲尔德学院接受了教育,阿什伯里在那儿开始阅读威斯坦·休·奥登和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并开始写诗。他在哈佛大学学习时认识了诸如哈罗德·布洛基(Harold Brodkey)、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芭芭拉·爱普斯坦(Barbara Epstein)等写作同行,爱普斯坦是《纽约图书评论》的创始编辑。阿什伯里195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在纽约,他受到了约翰·凯奇(John Cage)作品的影响,并且与一些当时的年轻画家成为了朋友,如拉里·李维斯(Larry Rivers)、亚历克斯·卡兹(Alex Katz)等。

    1960年代他曾旅居法国,这也成为了他开始翻译法语文学作品的重要契机,亚瑟·兰波、雷蒙·鲁塞尔、让·佩罗等作家的著作均有涉猎 。也是在巴黎他开始了艺术报道和评论的职业,他曾任《纽约先驱论坛报》欧洲版编辑、《国际艺术》艺术评论家和《艺术新闻》驻巴黎记者。回到美国后,他成为了《纽约杂志》和《新闻周刊》的艺术评论员,还曾担任Artnews编委会成员。

    阅读全文
  • “光社”推出北京新空间,并与玛格南图片社合作系列活动

    “光社”是中国最早的业余摄影艺术团体,于1923年于北京成立,当时社员不足三十人。该团体倡导摄影的艺术价值,并推崇“为己、为兴趣、为艺术而艺术”。八十年后,收藏家王珺创办“光社影像中心”(Light Society),希望继承并延续光社精神,中心将在10月在北京对公众开放,开馆展为顾铮策划的展览“观 . 光”。该中心为复合艺术空间,提供展览、 收藏、创作、讨论、教学乃至研究等多重艺术实践。

    9月9日至9月12日,光社将携手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于上海影像博览会期间在复星艺术中心、池社以及西岸公共开放空间,以纪录片放映、讲座论坛、玛格南70周年庆典宴、玛格南大师班授课等一系列活动,将玛格南图片社带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三位玛格南摄影师卡洛琳·德雷克(Carolyn Drake)、洛古·雷(Raghu Rai)、马特·斯特亚特(Matt Stuart)将参与大师班授课。

    阅读全文
  • 内华达美术馆众筹为艺术家发射人造卫星

    内华达美术馆近日创建了一个Kickstarter众筹项目,来筹集捐款发射一个人造卫星,这是艺术家特雷弗·佩格伦(Trevor Paglen)的作品。作品的名字叫作《轨道反射》(Orbital Reflector),它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纯粹作为艺术行为被发射上天的卫星”,艺术家的意图是创作一个“公共雕塑,在地面上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一座属于所有人的卫星。”

    美术馆的Kickstarter页面称,作品将会“和一个名叫SubeSat的小型(3U)卫星捆绑在一起,由SpaceX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至太空,预计发射时间为2018年。当卫星进入近地轨道时,据地球表面大约575公里,一个约30米长的钻石形状的气球就会脱离CubeSat。气球会将阳光反射回地球,使得人们通过肉眼就能看到卫星。其将在太空中维持大约两个月之久。”Kickstarter上这个众筹项目设置的最高回馈包括了艺术家有版数的c-print摄影作品,附随防伪证书,还有贴纸、徽章以及明星片等。

    这个卫星作品将会有自己的网站,上面可以跟踪到它的飞行数据。更多关于艺术家的最近创作见艺术论坛英文网2017年7月对他进行的500字访谈。

    阅读全文
  • 邓永锵(1954-2017)

    ArtAsiaPacific报道,收藏家及企业家邓永锵(David Tang)29日在伦敦逝世,终年63岁。邓是服装品牌“上海滩”的创办人。邓永锵在80年代中期购买了第一件艺术品——一幅张大千的传统水墨画,但他后来也支持过诸如张晓刚、余友涵以及王广义等前卫艺术家,尤其是在当他们还没获得全球性名声时。

    邓永锵于1954年出生,为慈善家邓肇坚的长孙。邓永锵早年在香港接受教育,及后赴英国留学,先后在伦敦国王学院和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学士、法律硕士学位,在1983年至1984年间于北京大学担任教职,教授英国文学、哲学。1991年,他创办了“China Club”餐厅,占据了中环的中银大厦中最高三层,他后来又在北京(1996)和新加坡(2001)开设了同名餐厅。餐厅装饰艺术风格的空间中呈现了邓的艺术收藏,包括曾梵志等人的作品。

    阅读全文
  •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拨款100万资助受飓风影响的文化机构

    国家人文基金会(NEH)近日宣布,将拨出最多100万美元的紧急资金来帮助那些在飓风哈维中受损的文化机构,包括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大学等,帮助它们进行灾后重建。

    在休斯顿的剧院区,几乎所有大型剧院和表演艺术场地都进水了。德克萨斯州大部分美术馆在风暴中逃过一劫,但是洛克波特艺术中心(Rockport Center for the Arts)却自8月25日飓风哈维席卷该地区起遭遇了严重的损坏。

    “NEH用这笔钱款来支持那些在受灾地区尽力保护历史遗产的人们,这些重要的历史遗产都见证了这些人对于美国文化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NEH的执行主席乔恩·帕瑞希·匹德说,“我们非常荣幸与人文德克萨斯(Humanities Texas)和路易斯安那人文基金会(Louisiana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两个机构中无私奉献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协调来自联邦政府对于灾难的回应。”

    阅读全文
  • 纽约格林尼治村居民发声抗议艾未未公共艺术作品

    The Gothamist报道,格林尼治村的华盛顿广场协会对于艾未未的公共艺术展览“好围墙造就好邻居”意见很大,这个项目将包括在纽约五个行政区安装安全围栏作品。这个大型装置的创作意图是检验“移民危机以及当下全球地缘政治版图”,由纽约“公共艺术基金”(Public Art Fund)组织委任,以此来庆祝基金会成立四十周年。

    这个展览的格林尼治村部分将于2017年10月12日起在华盛顿广场拱门下安装,计划持续到明年2月11日。华盛顿广场协会主席特沃·萨姆纳(Trevor Sumner)说道:“社区(对于这个项目)的反馈不约而同都是负面的,”他继续说,装置可能会损害拱门本身的艺术完整性,扰乱一年一度的假日树亮灯,另外,艺术家的这个做法“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一个纽约最著名的纪念碑和艺术品可以被用来为政治意图作装饰,并且长达数月之久。”

    公共艺术基金的一个发言人认为萨姆纳的描述“非常不准确”,并且声称他们机构在过去的两个月已与数个本地组织进行过会晤,诸如华盛顿广场公园管理处和曼哈顿第二社区委员会成员等,并且与这些社区组织就这个艺术项目进行讨论和协商。

    阅读全文
  • 赫希洪博物馆新收藏了十一幅日本艺术家摄影作品

    美国华盛顿特区的赫希洪博物馆及雕塑花园(The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近日宣布,其已收购了十一幅新的摄影作品,其中很多艺术家都是第一次进入其馆藏,如细江英公、平田实、河口龙夫、石内都、榎仓康二以及新井卓。这些作品扩充了该机构的战后日本艺术馆藏。

    另外,赫希洪博物馆最近收藏了日本艺术家中西夏之的绘画作品《韵律-S》(1960),该作品与上述摄影作品同样探索了60年代的前卫艺术。这些摄影作品包括:河口龙夫的《土地与海》,那是一系列二十四张作品,记录了四块从同一木材上砍下的木板随着大海的潮流漂浮了三天,该作品是为1970年的东京双年展创作的;石内都的《公寓#9》(1977-78),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在后石油危机期间于一座狭窄破败的战后公寓大楼中生活的记忆;以及新井卓的那些记录了福岛核电危机余波的作品,诸如《2011年7月25日. 放射性莲花、饭馆村和福岛》与《2012年5月21日. 小名滨早上7:42的日环食,福岛1号》。

    阅读全文
  • 墨西哥组建文化遗产特遣警力部队

    Deutsche Welle报道,墨西哥联邦警察局局长本杰明·格拉赫达·雷加拉多(Benjamin Grajeda Regalado)近日宣布,将会组建一支新的警力不对,来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国家宪兵队将会招募一些对艺术与考古有所了解的警官,来调查文物被盗等案件。这些新警官的培训将会由国家考古和历史学院(INAH)和国家艺术学院(INBA)监督完成,这两个机构都位于墨西哥城。

    墨西哥已经多次被指出没有恰当地处理那些被抢劫的艺术品和文物。该国很多教堂中那些具有几个世纪历史的绘画都是原作的复制品。根据一份2016年的官方报告,90%被偷的文物再也找不回来了。在2003年至2016年之间,INAH罗列了4757件被盗物品,其中只有67件被复原。

    阅读全文
  • 江西省确定汤显祖墓位置

    8月28日,江西省文化厅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抚州市临川区文昌里汤显祖家族墓园中的汤显祖墓位置基本确定。

    2017年5月至今,考古工作者在文昌里灵芝园内共发现明清时期墓葬42座、出土了墓志铭6方,从墓志铭及盖棺石铭文分析,灵芝园即为汤显祖家族墓园,6方明代墓志铭中的1方是由汤显祖亲自撰文而成。这些墓志铭行文、体例基本一致,主要包含人物生平、族谱关系、重要的家族活动以及人物评价等内容,具有巨大的历史考古价值。

    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有斋名玉茗堂,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生于书香门第,曾官至礼部主事,因上疏揭发时弊,弹劾大臣,被贬至广东。数年后,汤显祖弃官回乡,在老家临川(现抚州市临川区)建玉茗堂,从事文学创作。其闻名之作《牡丹亭》也是在这一期间完成。

    抚州市文物博物管理所所长、副研究员丁潮康告诉封面新闻,此次考古发掘除了石棺椁、青花瓷器、石墓志铭等外,并没有发现汤氏家族的遗骸与更多的遗物。这是由于灵芝园所处地势较低,曾遭遇数次水患,保管条件很差。除了石制品、陶瓷制品等外,木棺材、丝织品以及骸骨等都已湮灭。灵芝园在400多年间曾遭遇过数次冲击,包括明末清初(1645年),清兵在作战中将墓地“蹂践”;太平天国时期(1858年)毁于战火。虽然屡有复建,但最终在1966年被彻底捣毁。此后,墓园上面建立了一个制冰厂。

    阅读全文
  • 普希金博物馆众筹购买文艺复兴画作

    俄罗斯国立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在8月20日结束了一场名为“威尼斯文艺复兴艺术”的展览,但是其中的一幅绘画却引发了余波,Art Newspaper报道。普希金博物馆的专家将一幅先前被认为是缇香复制品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确定为这幅画最早的版本,并且想要通过众筹的方式来购买该画作——它的估价为一千至两千万美元。

    这不是普希金博物馆第一次让俄罗斯公众为其掏腰包。在2015年,博物馆众筹了四万美元来修复一座古埃及面具。《维纳斯和阿多尼斯》明显要昂贵很多,但是博物馆馆长玛丽娜·罗夏克(Marina Loshak)对于众筹非常自信,虽然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

    阅读全文
  •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推出首届“创新中国文化节”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近日宣布,今年秋天将发起首届创新中国文化节(Creative China Festival),这是一个由一系列发生在纽约、波士顿以及洛杉矶的事件构成的策划项目,目的是将中国当代艺术介绍给美国观众。

    9月至11月期间的艺术节议程将跨越三个城市,包含六个部分:公共论坛、电影系列、公共艺术展览以及艺术驻地项目、设计展览、音乐演出,以及主宾城市。今年的主宾城市单元为“南京周”,南京将以“文都有约”为主题在纽约举办系列城市推介的活动。创新中国文化节将与包括亚洲当代艺术周、华美协进社、哥伦比亚大学以及Metrograph电影院在内的诸多机构合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