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 为纪念比尔·坎宁汉 纽约将第五大道和57街拐角处更名

    《纽约时报》报道:为纪念在6月25日去世的街拍摄影大师比尔·坎宁汉(Bill Cunningham),纽约第五大道和57街交叉口东北角日前被暂时更名为“比尔·坎宁汉街角”(Bill Cunningham Corner)。纽约时间7月6日中午12点30分,更名仪式在交叉口处举行。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装学院策展人哈罗德·科达(Harold Koda)、纽约市副市长艾丽西亚•格伦(Alicia Glen)、《纽约时报》执行主编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出席了这场更名仪式。

    “比尔·坎宁汉将纽约的人行便道变成了T台,将纽约人变成了时装模特。他那些鲜活的照片捕捉到了纽约不折不扣的‘多元’一面”,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Blasio)这样评价道。

    阅读全文
  • 美国摄影师戴夫·希思(1931-2016)去世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摄影师戴夫·希思(Dave Heath)去世。

    戴夫·希思最为人熟悉的摄影集《与孤独的对话》(A Dialogue with Solitude)出版于1965年,作品影射出希思本人颇为艰辛的人生经历:希思在出生后被父母遗弃,他在费城一所孤儿院和无数寄养家庭中长大。少年时与摄影的相遇无疑挽救了希思的人生:“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人成为了艺术家而另一些人则没有,但就我而言我内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建立自我,而不是被别人定义。”

    受W·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发表于《生活》杂志上的一篇摄影文章启发,希思开始拍摄费城市中心和市民搭乘城市公交线路的照片。1952年他被征入伍,退伍后进入费城艺术大学学习。在出版《与孤独的对话》前,希思的作品已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罗切斯特乔治·伊士曼之家(George Eastman House)和芝加哥艺术学院展出。1963-64年,希思被授予古根海姆奖,随后出版了《与孤独的对话》。这部摄影集含括82幅照片,主题包含“无政府”、“老年”、“种族”、“童年”、“爱”等。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在序言里称赞这本摄影集就像是“宇宙中的一个星期五傍晚”。

    1970年,希思取得了加拿大多伦多瑞尔森的教职。1981年,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国家美术馆举办了戴夫·希思的回顾展。他的首场美国回顾展“众多的,孤独的:戴夫·希思的摄影”(Multitude,

    阅读全文
  • 法国与阿联酋将就保护文化遗址不受恐怖主义破坏举办国际会议

    Art Newspaper报道:阿联酋总统总统谢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Sheikh Khalifa Bin Zayed Al Nahyan)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将就保护文化遗址不受恐怖主义破坏举办国际会议。会议计划于今年12月举行。

    奥朗德在今年的G7外长会议上公布了这一计划,希望与阿联酋合作建立保护文化遗址的合作。法国前文化部长、阿拉伯文化中心(Institut du monde arabe)主席贾克朗(Jack Lang)将担任特使。

    奥朗德表示,希望在今年12月举办的会议上成立保护濒危历史遗址的国际专项基金:“恐怖主义袭击男人、女人和孩子,同时也摧毁着承载我们集体记忆和文明的历史遗迹。恐怖主义想要销毁历史,清除所有痕迹。他们摧毁或贩卖文物遗产,对人性历史造成了深远危害。”

    阅读全文
  • 纽约新美术馆将与K11艺术基金会合作 为中国新生代艺术家打造驻留项目

    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和K11艺术基金会日前宣布将合作为中国新生代艺术家打造全新的驻留项目。中国年轻影像艺术家程然从首批五十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他将参与为期三个月的驻留项目,期间创作的新作品将在新美术馆门厅展廊(Lobby Gallery)中展出。

    新美术馆艾德利斯·尼森艺术总监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o Gioni)表示:“我们非常期待与K11艺术基金会的合作。基金会创始人和主席郑志刚先生在不到六年时间中已将基金会打造成为了中国最具革新精神、同时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机构。K11艺术基金会对独立艺术家和整整一代艺术爱好者都具有深远意义。”

    阅读全文
  • 片冈真実将担任第21届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

    日本东京森美术馆首席策展人片冈真実(Mami Kataoka)将担任第21届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她将成为该双年展自1973年创立以来任命的首位亚洲艺术总监。悉尼双年展主席凯特·米尔斯(Kate Mills)表示:“作为亚洲最有名的策展人之一,片冈真実将为2018年双年展注入来自亚洲的新鲜视角和鉴赏力,带领观众进一步探讨我们与亚太地区的关系,挑战那些约定俗成的传统经验。”

    片冈真実曾是第20届悉尼双年展国际顾问团成员之一。在森美术馆任职期间,她曾策划“六本木岔口”(Roppongi Crossing,2004、2013)、“感知自然:日本的自然感知力”(Sensing Nature: Perception of Nature in Japan,2010)等大型群展,还曾策划有关小沢刚(Tsuyoshi Ozawa)、艾未未、李昢(Lee Bul)、会田诚(Makoto Aida)等亚洲艺术家的回顾展。此外,片冈真実曾担任“圆桌:第九届光州双年展”联合艺术总监、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亚洲魅影:当代唤醒传统”(Phantoms of Asia: Contemporary Awakens the Past)展览特邀策展人、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展览“艾未未:凭什么?”(Ai Weiwei: According to

    阅读全文
  • 艺术家塔纳沃里·塔纳沃里被伊朗政府没收护照

    《卫报》报道:7月2日,伊朗艺术家塔纳沃里·塔纳沃里(Parviz Tanavoli)在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被没收护照。他原计划搭乘班机前往伦敦参加7月3日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家讲座。在一封邮件中塔纳沃里表示:“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什么也没做。我在护照处等了一整天,但他们什么也不说,机场也没作出任何解释。我不是一个强烈参与政治的人,我只是艺术家。”

    作为六十年代伊朗波普艺术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塔纳沃里还曾计划于7月4日在伦敦亚洲之家举办讲座,内容聚焦波斯艺术和文化中的狮子。讲座原本是明年三月在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场展览的序幕介绍。

    尽管塔纳沃里缺席了讲座,大英博物馆还是举办了对塔纳沃里的著作《波斯屋里的欧洲女人》(European Women in Persian Houses,2016)的讨论——该书探讨了二十世纪初期在伊朗有声望的家庭中悬挂的版画里经常出现的不戴面纱的欧洲女性形象。大英博物馆中东现当代艺术策展人维尼蒂·波特(Venetia Porter)在采访中表达了遗憾:“塔纳沃里不只是一位艺术家,他是对伊朗真正有所研究的历史学者,在过去这些年中他系统化地出版了有关波斯地毯、护符等文化物件的著作。他的艺术根治于他所做的一切。”

    塔纳沃里是作品卖得最贵的中东艺术家之一。他于2015年在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学院戴维斯美术馆(Davis

    阅读全文
  •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1940-2016)去世

    时光网报道:7月4日,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作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电影人,阿巴斯曾凭借《樱桃的滋味》获得1997年戛纳金棕榈奖。黑泽明在谈及阿巴斯的电影时说:“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的感受...当萨蒂亚吉特·雷伊(印度电影大师)去世后,我很郁闷。但是看到阿巴斯的电影后,我感谢上帝赐予了我们合适的人选来接棒。”

    阿巴斯1940年出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他曾在德黑兰大学学习绘画,担任面设计师,后为伊朗电视台拍摄商业广告。1970年,阿巴斯为伊朗儿童和青年智力发展研究所(Kanun)建立电影部门,并在同年导演了第一部短片《面包与小巷》。阿巴斯曾与其他几位同时期的伊朗导演共同推动了伊朗电影新浪潮运动——该运动始于1960年代,并在伊朗革命爆发前的70年代蓬勃发展。这些导演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政治哲学意涵和如诗般的对白。

    1990年,阿巴斯拍摄了名作《特写》,英国电影学院将该片名列史上50大经典电影第42位。1997年,阿巴斯凭借《樱桃的滋味》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9年的《随风而逝》为他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从影四十多年以来,阿巴斯拍摄过包括纪录片在内的40多部电影,其他著名影片包括《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如沐爱河》等。2000年,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在美国旧金山电影节获得黑泽明终身成就奖,他则将奖项献给伊朗演员Behrouz

    阅读全文
  • 中央美术学院签署“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合作协议

    99艺术网报道:6月30日,作为第三次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下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成果,《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巴黎第五大学)举行。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见证下,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与法方合作院校代表巴黎第四大学(索邦大学)校长巴塞勒米•若贝尔(Barthélémy Jobert)、KEDGE商学院理事会主席弗朗索斯•皮尔逊(François Pierson)、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副院长米蕾耶•戴尔贝科(Mireille Delbèque)共同签署了该协议。

    签字仪式结束后,应法国奥赛博物馆行政总监阿兰•隆巴尔(Alain Lombard)先生邀请,中央美术学院代表团一行成员前往奥赛博物馆进行了学术交流。根据《合作协议》,奥赛博物馆将作为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的合作机构,与学院合作开发工作坊与实习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是中央美术学院为在艺术管理、博物馆与文化机构管理、设计管理及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领域探索和建立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为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稳固的智力支持而筹办的创新型学院。从2014年起,中央美术学院先后与法国KEDGE商学院、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以及巴黎第四大学(索邦大学)就学院的建立进行磋商。此次中央美术学院与法方院校的合作办学计划,是艺术、设计与商业管理之间一次跨领域合作,在全世界的大学合作中尚属首次。

    阅读全文
  • 世界历史最久的摄影工作室宣布停业关闭

    Hyperallergic报道:世界现存持续营业时间最久的摄影工作室——位于印度的Bourne & Shepherd摄影工作室,因在其空间所有权官司中败诉,于近日宣布停业关闭。

    Bourne & Shepherd摄影工作室于1860年代由英国摄影师萨缪尔·伯恩(Samuel Bourne)和查尔斯·萨福德(Charles Shepherd)创立。1910年,工作室迁往由印度人寿保险公司所有的一栋建筑。工作室联合所有者Jayant Gandhi表示:“我们(的工作室)与大楼仅为租赁关系,由于空间问题和租金未达成一致,印度人寿保险公司希望收回大楼…我们于2002年提出诉讼,最终我们败诉了。”

    Jayant Gandhi和他的商业伙伴K.J. Ajmer原计划拓展工作室的业务项目,如包含商业拍摄、冲洗16mm和35mm胶片等服务项目。然而,1991年的一场火灾摧毁了工作室约2000张玻璃底片,致使工作室运营陷入困境。Gandhi表示,自己希望能够留下工作室的档案和设备——包括一台萨缪尔·伯恩曾经使用的大相机——但目前仍不清楚能否实现。一份在change.org上发起的保留工作室的请愿书目前仅仅获得了约45个签名。

    “在工作室的鼎盛时期,这里几乎是英国统治印度时期的官方照相馆——众多印度总督、长官、高官的肖像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图片都在此生成”,历史学者Hugh Ashley

    阅读全文
  • Tod Williams Billie Tsien建筑事务所将设计芝加哥奥巴马图书馆

    上周四,巴拉克·奥巴马基金会宣布:由华裔女建筑师钱以佳(Billie Tsien)和先生陶德·威廉姆斯(Tod Willims)组成的Tod Williams Billie Tsien建筑事务所在芝加哥奥巴马总统图书馆设计比赛中胜出,这支来自纽约的建筑团队将与芝加哥Interactive Design Architects公司合作,完成总统图书馆设计项目。

    奥巴马总统图书馆选址芝加哥南部,这里是米歇尔·奥巴马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也是巴拉克·奥巴马于1996年参选州参议员的地方。落成后的图书馆建筑将含括收藏奥巴马总统档案的图书馆以及一个有关奥巴马总统的博物馆。这一项目预计耗资5亿美元,资金将来自私人捐款,预计于2021年正式开放。

    Tod Williams Billie Tsien建筑事务所表示:“尽管现在正是总统过渡阶段,我们将在图书馆的设计中体现和扩展奥巴马总统的领导理念。”该建筑事务所其他著名设计作品包括纽约市美国民俗艺术馆(American Folk Art Museum)、芝加哥大学洛根艺术中心(Reva and David Logan Center for the Arts)和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事务所目前正在主持设计位于墨西哥城的美国大使馆建筑综合体。

    钱以佳和威廉斯于2013年获得美国国家文艺奖,当时由奥巴马总统颁奖。

    阅读全文
  • 达太·罗帕克画廊画廊将于2017年在伦敦开设分画廊

    达太·罗帕克画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日前宣布将于2017年春天在伦敦伊利之家(Ely House)开设全新的分支画廊。新画廊空间共五层,总面积16,000平方英尺,纽约塞尔多夫建筑师事务所(Selldorf Architects)创始人和核心建筑师安娜贝尔·塞尔多夫(Annabelle Selldorf)将负责画廊所在建筑伊利之家的翻新计划。

    达太·罗帕克画廊于1983年创立,目前代理约六十位著名的、职涯中期的或处于起步阶段的艺术家。罗帕克画廊在萨尔茨堡和巴黎分别拥有两间画廊,伦敦新空间将成为罗帕克的第五家分支画廊。

    阅读全文
  • 艺术批评家、Artforum长期撰稿人丽萨·利布曼(1955-2016)去世

    本周三晚,曾为Artforum(艺术论坛)撰稿三十余年的艺术评论家丽萨·利布曼(Lisa Liebmann)在纽约去世。她曾在八十年代英格丽·希斯切(Ingrid Sischy)担任杂志编辑期间为杂志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为艺术批评家,丽萨·利布曼曾为Artforum杂志撰写有关南·戈尔丁(Nan Goldin)、基斯·索尼尔(Keith Sonnier)、埃里克·费舍尔(Eric Fischl)等艺术家的重量级评论文章。她还曾为《Vogue》、《时尚芭莎》、《Interview》等杂志撰稿。利布曼曾出版著作《大卫·萨利1979-1994》(Rizzoli出版社,1994)、《布莱斯·马登的大理石绘画》(Steidl出版社,2005)、《罗斯·布莱克纳》(Harry N. Abrams出版社/古根海姆博物馆,1995)。此外,她还经常与自己的作家丈夫约翰·布鲁克斯·亚当斯(John Brooks Adams)合作,并在2012年参与撰写了有关纽约画家德博拉·卡斯(Deborah Kass)的论文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