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政府军从ISIS手中夺回历史名城巴尔米拉 部分文化遗产未受损
Art Newspaper报道:上周日,叙利亚政府军从ISIS手中夺回了历史名城巴尔米拉。一些相关报道和照片显示,巴尔米拉古城内部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遗址保存状况较为良好。罗马时期大市场(Agora)和剧场皆幸免于难。然而,巴尔米拉国家博物馆遭受严重破坏,其内珍贵文物惨遭掠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表示,她将派遣紧急评估专家对巴尔米拉古城内文化遗产损毁程度进行评估。
Art Newspaper报道:上周日,叙利亚政府军从ISIS手中夺回了历史名城巴尔米拉。一些相关报道和照片显示,巴尔米拉古城内部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遗址保存状况较为良好。罗马时期大市场(Agora)和剧场皆幸免于难。然而,巴尔米拉国家博物馆遭受严重破坏,其内珍贵文物惨遭掠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表示,她将派遣紧急评估专家对巴尔米拉古城内文化遗产损毁程度进行评估。
艺术眼报道:日本新锐摄影师新井卓(Takashi Arai)凭借《MONUMENTS》(2015)系列作品荣获第41届木村伊兵卫写真奖。该奖被誉为摄影界的“芥川奖”。日本朝日新闻社于1975年创立这一奖项,旨在纪念上世纪日本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木村伊兵卫(1901—1974),并持续发掘新锐摄影师。
新井卓1978年生于日本川崎市。他的创作回溯到摄影刚刚诞生时的达盖尔照相法,又称银版照相法。新井卓认为,比起现代摄影术,银版照相法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传递与拍摄对象之间所发生的互动、储存我们的记忆。
Art Newspaper报道:德国藏家茱莉亚·斯托切克(Julia Stoschek)将在柏林创建全新的艺术展览空间。空间将位于柏林米特区原捷克文化中心内,未来将主要展出斯托切克的个人收藏。空间将由柏林JUNE14建筑事务所设计。空间首展将于今年6月2日开幕,届时将展出包括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朱莉安娜·赫克斯特布尔(Juliana Huxtable)、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等艺术家的作品。
monopol报道: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尼娜·齐默(Nina Zimmer)日前被任命为瑞士保罗·克利中心(Zentrum Paul Klee)总监和伯尔尼美术馆(Kunstmuseum Bern)馆长。不久前,这两间博物馆宣布共同归属于KMB-ZPK基金会管理。保罗·克利中心前总监彼得·菲舍尔(Peter Fischer)于去年九月宣布卸任,而伯尔尼美术馆前馆长马蒂亚斯·福利纳(Matthias Frehner)则被任命担任新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尼娜·齐默目前担任瑞士巴塞尔美术馆(Kunstmuseum Basel)副馆长。
《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日前宣布任命安·金斯坦(Ann Goldstein)担任博物馆副馆长兼现当代艺术部门主管和策展人。安·金斯坦将协助新任馆长詹姆斯·伦多(James Rondeau)执行博物馆的长期计划——扩大馆内国际艺术收藏和展览、及博物馆的扩建工作。
安·金斯坦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她曾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工作长达26年。2010年至2013年期间,金斯坦曾担任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馆长兼资深策展人。
澎湃新闻报道:好莱坞影片《燃情岁月》和《与狼共舞》原著作者、美国“独眼作家”詹姆斯·"吉姆"·哈里森(James "Jim" Harrison)于当地时间3月26日去世,享年78岁。
哈里森一生发表小说、诗集和散文近40部,常被形容为“硬汉派”作家,与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欧内斯特·海明威齐名。他的作品以美国“荒野”为背景,体现出他作为猎人、渔夫和徒步旅行者的经历和热情,蕴含着“自然的力量”。
1994年,哈里森1979年发表的小说《燃情岁月》(又译《秋日传奇》)被好莱坞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布拉德·皮特、安东尼·霍普金斯等明星主演,获次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并主演的1990年电影《与狼共舞》则改编自哈里森的小说《复仇》,哈里森本人还曾担任本片共同编剧。
第五届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ale for Young Art)日前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双年展将于7月1日至8月10日在莫斯科Trekhgornaya纺织工厂举办,由纳迪姆·萨曼(Nadim Samman)担任策展人。届时,将有来自36个国家的87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参与本届双年展。围绕本届双年展主题“在深处”(Deep Inside),参展艺术家将带来关注于“生态破坏”、“自然与科技界限的瓦解”、“信息时代的透明与不透明性”、“网络拓扑”等议题的作品。
巴塞尔艺博会近日宣布将与世界各大城市合作,推出全新的“巴塞尔城市”(Art Basel Cities)项目。这一项目每到一个城市,便将与当地艺术圈资深人士协作,在创意阶级集团(Creative Class Group)的帮助下,深度评估该城市的文化资产、基建及资源,为城市打造符合自身特质的艺术项目。
“巴塞尔城市”目前已集结了建筑师大卫·阿加叶(David Adjaye)、土耳其艺术赞助人福斯·艾克扎西巴斯(Füsun Eczacıbaşı)、《创意阶层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布鲁克林博物馆馆长安·帕斯特纳克(Anne Pasternak)、瑞士藏家乌里·希克(Uli Sigg)、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香港建筑师林伟而、拜尔勒基金会总裁萨姆·凯勒(Sam Keller)等艺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担任其顾问委员会成员。
Art Newspaper报道:挪威奥斯陆市政府日前批准蒙克博物馆(Munch Museum)修建计划。博物馆将由西班牙Herreros Arquitectos建筑事务设计,预计于2020年前落成。该项目自2008年以来一再因预算问题而被延误,目前建设蒙克博物馆预计花费约3.24亿美元。
“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日前宣布任命伦敦蛇形画廊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和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担任该项目艺术总监。作为全球智慧汇聚的平台,“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源自于“文化市集”(cultural emporium)的概念,意在创造一个新型的文化参与氛围,以公众为核心,搭建使公众、艺术实践者、艺术资助者和管理者展开讨论、交流、共同参与的多功能公共平台。首届“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主题为“2116”——一份近期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人们再不采取有效行动控制碳排放,那么时至2100年76%的上海现有人口的居住环境将被海水淹没。首届“上海种子”将于2016年9月5日至11月13日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办。
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将于6月8日至8月7日举办英国艺术家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在美国的首场个人回顾展——“后门”(The Back Door)。展览将呈现这位透纳奖获奖艺术家在二十六年艺术生涯中创作的雕塑、绘画、装置、表演、电影和录像作品。展览将为观众带来独特的感官体验—克里德将其中两间展室改造成素食餐厅和酒吧,一组音乐人将演奏艺术家创作和编排的小夜曲欢迎观众进入展览空间。在展览开幕的第一个星期里,克里德还将带领他的乐队为观众带来表演。同时,克里德也为这次回顾展创作了全新的大尺寸作品《作品No. 2630,理解》(Work No. 2630, UNDERSTANDING)。
《意大利日报》报道:意大利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建筑师和学者于当地时间3月23日、24日在罗马发起游行,抗议意大利文化部长达里奥·弗兰切斯基尼(Dario Franceschini)和公共服务部部长玛丽安娜·马蒂亚(Marianna Madia)近期实行的文化方面的改革。
弗兰切斯基尼的改革方案对意大利文化机构提出规划,将国内各独立艺术部门统一,形成了全新的实体——建筑、艺术和景观部。然而,这一方案引来抗议者不满,他们表示新的改革措施将破坏各部门的完整性,并将在“已经极度衰退的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引发混乱。这些艺术和文化方面的专业人士在公开发表的声明中谴责政府“未经讨论和合理规划便将改革方案强加于文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