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 M+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签订合作意向书

    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签署合作意向书,两家机构将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涵盖策展研究和交流、藏品修复、项目分享和专业发展等领域。

    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Suhanya Raffel)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格伦·劳瑞(Glenn Lowry)在2月18日的签约仪式上签署了这份合作意向书,两家机构的合作将涵盖六个领域,包括策展研究合作和交流;从购藏到保管、照料、展示和使用藏品的修复与管理;藏品互借;分享可持续发展实践;人才培训、专业发展和知识共享;以及展览和节目交流。

    此次合作预计将使双方受益。于2021年开馆并拥有乌利·希克(Uli Sigg)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的M+将获得MoMA历经96年积累的丰厚机构知识,以及跨越150年的20万件馆藏作品。MoMA则将更深入地进入香港这一全球金融中心,尽管香港的博物馆生态尚不及其他国际都市丰富多样。

    据Artnews报道,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执行长冯程淑仪(Betty Fung)表示,M+正在探索更接近西方同类机构的筹资模式,试图加强与私人捐助者和基金会的关系。冯程淑仪去年曾警告称,除非政府批准其于2023年提交的融资方案,否则西九文化区的资金将在今年耗尽。

    阅读全文
  • “青策计划2024”大奖公布获选策展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2月20日宣布,李晓晴、周楚策划的展览“小节线内的抽屉”获得本届“青策计划”大奖,两位策展人将获得5万元人民币用于项目所关注议题的持续研究。

    “青策计划2024”大奖自2024年6月22日展览开幕即开启票选,2024年11月10日展览正式闭幕。在近5个月的展期中,共收到8位专家评审、4所院校评审、4家媒体评审、2496位大众评审的投票。8位专家评审为:丁乙、费大为、林天苗、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阮庆岳、汪建伟、杨福东、龚彦。4所院校评审分别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墨尔本大学。4家媒体评审分别为:《FT中文网》《生活月刊》《澎湃新闻》《艺术新闻》。

    “青策计划2024” 2组最终获选方案分别为“小节线内的抽屉”(策展人:李晓晴、周楚)和“变戏法:仿真世界的后台表演”(策展人:王骁勇、任越)。在创立十周年之际,“青策计划2024”回归PSA7楼空间,再次展开关于策展、策展人的发问,回归关于艺术追求最为朴实和真切的原动力,缔造多元化的社会声音。

    阅读全文
  • 荷兰将向尼日利亚归还119件贝宁青铜器

    荷兰政府将向尼日利亚归还119件贝宁青铜器,成为继德国、爱尔兰、苏格兰和美国之后最新归还贝宁文物的国家。这批文物是英国军队于1897年从当时的贝宁王国(现尼日利亚)掠夺的数千件包括黄铜、青铜和象牙等文物的一部分。此次归还的文物包括雕塑、浮雕饰板、吊坠、象牙制品和一个象牙面具。其中113件属于荷兰国家收藏,6件由鹿特丹市政府收藏。

    今年2月,在莱顿民族学博物馆(Wereldmuseum)举行的仪式上,这些文物的所有权正式移交尼日利亚。荷兰文化部长埃波·布鲁因斯(Eppo Bruin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这次归还,我们为弥补一桩至今仍能感受到的历史不公贡献了力量。文化遗产对于讲述和体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历史至关重要。因此,贝宁青铜器对尼日利亚而言不可或缺。它们的回归是件好事。”

    虽然很多贝宁青铜器一直存放在仓库中,但仍有约50件一直在莱顿民族学博物馆展出。这些文物将展出至3月9日,之后被正式运回尼日利亚,由该国政府决定它们之后的展出地点和时间。尼日利亚于2020年宣布在贝宁市建造由大卫·阿贾耶(David Adjaye)设计的埃多西非艺术博物馆(Edo Museum of West African Art),用于收藏这些曾被掠夺的珍宝。博物馆预计将于明年开放。

    阅读全文
  • 墨西哥城路易斯·巴拉甘标志性建筑将成为公共艺术中心

    由墨西哥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设计的知名粉红色庄园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La Cuadra San Cristóbal)将于今年10月作为公共艺术中心向公众开放,届时将展出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作品。这座庄园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占地6.7英亩,最初用于私人住宅兼马术场地,融合了墨西哥传统建筑风格、鲜艳色调,以及现代主义的几何抽象和纯粹的建筑体量。这次转型得益于建筑师兼设计策展人费尔南多·罗梅罗(Fernando Romero)成立的非营利性基金会,罗梅罗去年买下了该房产,并将负责翻新工作。

    在未来的十年中,基金会计划在建筑群旁增建新的展馆,由国际建筑师设计,隈研吾也将参与设计一座木结构展馆。其他计划中的功能还包括艺术家驻留计划、额外的展厅、一系列特定场地装置作品、播客制作工作室、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场所、咖啡店、礼品店。基金会在本月举行的Zona Maco艺术博览会期间启动了体验活动,由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在庭院中发表了演讲并进行干预行为表演。

     

    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取消哈立德·萨布萨比2026年威尼斯双年展代表资格

    澳大利亚政府艺术委员会“创意澳大利亚”(Creative Australia)上周曾宣布,出生于黎巴嫩的观念艺术家哈立德·萨布萨比(Khaled Sabsabi)将代表澳大利亚参加第六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但委员会现已撤回这一决定,并同时取消萨布萨比的长期支持者、悉尼大学周泽荣博物馆(Chau Chak Wing Museum)馆长迈克尔·达戈斯蒂诺(Michael Dagostino)的策展人职位。

    在“创意澳大利亚”上周宣布代表艺术家后,《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于2月12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将澳大利亚馆的策展方案形容为“种族主义的创造性表达”。萨布萨比在幼年时因黎巴嫩内战离开的黎波里,现定居悉尼。他以围绕冲突和身份问题的多媒体作品闻名,致力于打破对穆斯林和阿拉伯人的刻板印象。

    文章作者约尼·巴山(Yoni Bashan)和尼克·埃文斯(Nick Evans)认为,萨布萨比2007年的影像装置作品《你》(You)以正面态度展示了真主党领袖哈桑·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而且这位艺术家曾因2022年悉尼艺术节接受了以色列大使馆的2万美元资助而抵制该活动。文章发表的次日,自由党参议员克莱尔·钱德勒(Claire Chandler)在议会发言,对委员会选择萨布萨比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提出质疑,并提及澳大利亚猖獗的“反犹主义”。她还在讲话中引用了《你》和一件名为《非常感谢》(

    阅读全文
  • 毕加索蓝色时期画作下发现隐藏肖像

    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的修复师在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一幅蓝色时期男性肖像画下,发现了隐藏的女性画像。这件题为《马特乌·费尔南德斯·德索托肖像》(Portrait of Mateu Fernández de Soto)的画作描绘了毕加索的一位雕塑家朋友,创作于1901年秋,当时年仅19岁的毕加索刚从西班牙搬到巴黎。这幅画被认为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该时期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的挚友卡洛斯·卡萨吉玛斯(Carlos Casagemas)自杀的影响,标志着毕加索逐渐摒弃色彩鲜艳的印象派风格,转向更为阴郁的表现方式。

    修复师利用X射线和红外成像技术,在画作下方发现了第二个人物形象,是一名女子,她的头发梳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流行的发髻样式。研究人员推测,这位女子可能是毕加索的模特或熟人,她的形象让人想到毕加索同年创作的其他画作中的女性坐像,包括《喝苦艾酒的人》(Absinthe Drinker)和《交叉双臂的女人》(Woman with Crossed Arms)。此外,在画布下方,还能隐约可见第二名女性的头部轮廓,这表明毕加索可能因经济拮据而多次在同一画布上重复作画。考陶尔德的研究人员推测,这幅隐藏的肖像可能是毕加索在逐渐放弃印象派风格的过渡时期创作的,类似于他在同年早些时候完成的《等待》(Waiting)。

    这幅画所在的瑞士温特图尔奥斯卡·莱因哈特收藏馆(Oskar

    阅读全文
  • 王宗孚被任命为悉尼Artspace总监

    悉尼非营利机构Artspace宣布任命任命王宗孚(Victor Wang)为新任总监。王宗孚自2019年起直至今年1月一直担任木木美术馆执行兼艺术总监,负责管理该机构在北京和成都的运营。在Artspace,他接替了亚历克西·格拉斯-坎托(Alexie Glass-Kantor)的职位,后者曾领导Artspace长达十年,于去年9月离职,随后加入Art Dubai Group担任策展执行总监。王宗孚将于今年秋天履新,接替临时总监米歇尔·牛顿(Michelle Newton)。

    此次任命正值Artspace位于伍卢穆卢(Woolloomooloo)的总部“Gunnery”完成耗资1920万美元的翻新工程。自1992年起,这座建筑一直是Artspace的所在地。该机构近期与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签署了一份为期35年的协议,以继续租赁这座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在新职位上,王宗孚将全面负责Artspace的策展与公共项目、展览、工作室项目、国际策展人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联合委任创作项目。

    阅读全文
  •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终止面向弱势社群的资助项目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NEA)于2月6日宣布取消 “挑战美国”(Challenge America)资助项目。该项目针对“因地理位置、种族、经济状况和/或残疾等原因导致接触艺术的机会有限”的弱势和社区艺术组织,各提供1万美元的资助。此外,NEA还透露将调整2026年的资助指南,优先考虑那些庆祝《独立宣言》签署250周年的项目。这些变化是特朗普政府试图取消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计划的背景下发生的,此外,1月29日政府发布的行政令还要求设立一个专门工作组,以“策划、组织和执行”美国250周年纪念庆典活动。

    NEA鼓励原本计划申请“挑战美国”资助的组织改为申请“艺术项目补助”(Grants for Arts Projects ,GAP),并将申请截止日期从2月13日推迟至3月11日。已申请本轮资助(GAP1)的组织必须重新申请,第二轮资助(GAP2)的截止日期仍为原定的7月10日。NEA还宣布,申请GAP资助的组织需提供至少五年的艺术项目运营历史。

    “挑战美国” 在2025财年向约270个组织提供了约270万美元。尽管这一数额仅占当年NEA向约1400个组织发放的总计3200万美元资助的一小部分,但取消该计划可能导致受助机构陷入财务危机,并可能对其服务的群体产生不利影响。

     

    阅读全文
  • 布鲁克林博物馆将裁员并减少展览和活动安排

    布鲁克林博物馆2月7日宣布了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其中包括裁员40余人,将年均展览数量从12个减少至9个,并取消上座率低或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周间活动。据最早报道此消息的《纽约时报》透露,博物馆高级管理层的薪资也将减少10%至20%。这些举措旨在缓解该机构的财政压力,因为预计到6月财年结束时,博物馆的赤字将高达1000万美元。

    布鲁克林博物馆馆长安妮·帕斯特纳克(Anne Pasternak)在一封致员工信中写道,该机构正面临“强劲的逆风”,并进一步指出,“通货膨胀对我们的运营预算造成了巨大影响,日常开支增加了数百万美元,资金增长却赶不上成本上升。” 帕斯特纳克还指出,“疫情后整个文化领域的观众数量恢复缓慢”是另一个因素。

    此次裁员是博物馆自2020年7月(疫情高峰期)裁员约30人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削减,当时帕斯特纳克已自愿降薪。本轮裁员涉及工会和非工会职位。工会于2月5日向博物馆发出“停止并终止”(cease-and-desist)通知,试图阻止博物馆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裁员,特别是针对工会代表的员工。工会领导人对裁员表示担忧,因为博物馆最近为庆祝建馆200周年斥巨资开展了品牌重塑活动、开设了新餐厅并举办了以黄金为主题的展览。博物馆在宣布裁员的同时表示,计划在2026年继续推进非洲艺术藏品的翻新工作。

    阅读全文
  • PARA SITE艺术空间宣布罗扬杰任董事会主席

    Para Site艺术空间宣布,罗扬杰(Alan Lo)将任董事会主席。刘家明(Alan Lau)将卸任董事会主席,而秦美娜(Mimi Chun)亦将卸任董事会副主席。刘家明将继续为董事会成员,而秦美娜则会退出董事会,以专注于事业与个人发展。以上变动于2025年2月生效后,Para Site董事会将包括十二位成员。

    刘家明与秦美娜为Para Site董事会的长期成员。刘家明于2009年加入,并于2014年成为联名主席,至今于董事会任职超过十年。秦美娜于2014年加入董事会,于Para Site迁址扩大后不久先后获任联名副主席及副主席。罗扬杰于2015年加入Para Site董事会。身为企业家及风险投资人,他非常活跃于香港及国际艺术社群。除了Para Site,亦为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理事会成员及洛杉矶当代美术馆环球理事会成员。

    阅读全文
  • 工人敲击吉萨大金字塔的视频引发争议

    一段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名建筑工人正用锤子和凿子敲击吉萨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的砖块,这一画面引发了人们对这座4600年历史的地标性文物管理状况的担忧。这段视频于去年11月在社交媒体发布后迅速在埃及国内引发热议,事件最终引起埃及议会的关注,议员阿米拉·阿布·肖卡(Amira Abu Shoka)要求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谢里夫·法西(Sherif Fathy)做出解释。

    法西承诺对此事展开调查,他所在的部门发表声明称,在金字塔上进行的施工只涉及拆除已存在几十年的现代建筑材料,原始结构并未受到影响。开罗美国大学考古学教授萨利马·伊克拉姆(Salima Ikram)告诉《艺术新闻》:“在吉萨高原上进行的任何施工都必须受到严格监控,因为存在破坏和数据丢失的可能。”

     

    阅读全文
  • 切尔西标志性艺术建筑将出售,艺术家和画廊面临搬迁

    曼哈顿切尔西区一座占地40万平方英尺的仓库现已挂牌出售,导致其中约200名艺术家和画廊租户面临不确定的未来。这座位于西二十六街508-534号的大型建筑建于二十世纪初,最初曾用作印刷厂和装订厂。在其所有者、画廊主格洛丽亚·纳夫塔利(Gloria Naftali)去世后,去年12月正式进入市场。据《商业观察家》报道,由格洛丽亚和她的丈夫雷蒙德·纳夫塔利(Raymond Naftali)共同创立的同名基金会的受托人,目前正寻求以1.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栋建筑。

    雷蒙德在20世纪70年代买下了这栋仓库,最初打算用来经营服装生意。1993年,这对夫妇开始将其改造成艺术家空间,两年后,格洛丽亚与卡罗尔·格林合作,在此开设了格林-纳夫塔利画廊(Greene Naftali)。雷蒙德于2003年去世,格洛丽娅于2022年去世,她在遗嘱中表示希望这座建筑能继续对艺术家保持开放,但并未就此作出任何法律指令。遗产代理律师德里克·沃尔曼(Derek Wolman)告诉《纽约时报》,这座建筑虽然是盈利的,但“利润还不够高”。基金会计划将出售所得用于支持其资助的事业,包括艺术项目和打击反犹主义的倡议。

    据《纽约时报》报道,虽然有些租户已经在这里租住了几十年,但租金大体与市场同步上涨。例如,一个约600平方英尺的空间月租金为3000美元,而一个1650平方英尺的工作室租金高达8000美元。据Hyperallergi透露,许多租户是通过《商业观察家》的报道才得知大楼将出售的消息,由于拥有众多艺术家和画廊的入驻,这座大楼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中心。在过去三十年里,格伦·利根(Glenn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