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基 (Inkie Whang)
当东方的传统和西方的先锋看似真正地握手言和时,亚洲当代艺术中的一些神奇的现象貌似就出现了;黄仁基(Inkie Whang)就是很好的一例。大概是1994年左右,他重新发现了乐高模块家具的妙用,从2000年起,他开始在平整的垂直面上对相似的模块进行有序组合。黄从韩国和中国的经典山水画里,选取画面,对其进行数码化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是将其放大),这样微妙的笔触和墨色的渐变就逐渐转换成了二元码,如此一来,小的塑料方块就被重新排列起来。
最典型的一例当属《梦回童年》(Dream Journey-Childhood, 2007,),在此,Ahn Gyeon十五世纪的《去桃花盛开的地方梦游》(Anpyeong王子描绘的巍峨群山和隐逸的桃花源,出现他的梦中)变成了二十六尺宽的墙面作品,在黄色背景下,由一万个黑色模块组成。他并未将这一经典之作放在真人动画上,而是一直对精致的构图进行抽象化打磨,让每个模块在象征和索引之间游移。闪亮的塑料模块墙明显是很物质化的,艺术家却通过对重复性模块庞大精神的体悟,成功地将原初的神圣特质化为壮观奇景。黄将绘画看成硬边极简。观念性物体与他70年代末在纽约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在那里,他发现自己喜欢通过对流行文化的梳理寻找自我。
接下来呢,陈继儒的明代风景画上的简陋小屋和片段,在《往日的微风-茅草屋顶I》(2008)中被复制;雾霭笼罩的远山,渲染层次感觉的淡墨和简单却大气的线条,以画布上黑色小硅粒组成的凸凹半点而被调侃。将古代艺术付诸于商品纸上的这种转换在他用施华洛奇的水晶而不是硅粒或乐高模块做像素时表现得最明显,在《往日的微风1102》(2011)里,清朝的风景画被重新演绎。原作中巴洛克式的线条被艺术家以波普的形式更为恰当地表现出来。
西方艺术的影响和空大的主题在近期的系列“到明天今日将成为昨日”(2010)中明显表现出来,豆瓣酱在画布上散开,生锈的铆钉以奢侈品Logo和花花公子的裸体形状铺开。除了两个展厅的二十一件油画外,黄从90年代末至今的60幅绘画都在一面移动的墙上归档亮相。在这些作品里,艺术家经常用手指蘸着碳和墨,在纸上拍打,或者弄成黯淡的长线条,形成一棵棵青松。他的作品一直具有一种可触性,手指的痕迹真实而又迷幻。无论是新还是旧,模拟还是数码,精神还是物质,形式上这些各种各样的表达,在黄的指尖下都找到了一席之地。
译/ 王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