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的目的:
是沉船本身,而非沉船的故事
是事物本质,而非神话传说
那张溺水的脸庞,永远凝视着
太阳
那些被盐水与波涛
磨损成这般模样的残迹
赤裸的美
灾难的肋骨
在游荡的魂灵之间
弯曲着诉说它的主张。”
——阿德里安娜·里奇,《潜入沉船》,1973年
今年5月11日,洛杉矶JOAN画廊为索菲娅·科尔多瓦(Sofía Córdova)举办了一场名为“沉船本身,而非沉船的故事”的个展。正如艺术家卡门·温南特(Carmen Winant)在本期杂志展评中所述:“和展览标题的出处——阿德里安娜·里奇(Adrienne Rich)的诗作一样,索菲娅·科尔多瓦的个展……细梳了地下废墟的每一个碎片和部分,并将这一过程视觉化。”展览标题借用的里奇诗句出现在科尔多瓦的一幅画作上;她将这段文字与一幅以耶路撒冷/圣城(Jerusalem/Al-Quds)为中心的十三世纪的世界地图相结合,揭示了在巴勒斯坦和她的故乡波多黎各等原本就有不同族群长期共存的地方,语言和物质遗存如何被用来建立和维持殖民统治(当然,这其中的缘由与境遇各不相同)。
在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两天后,也是某位“喜剧”播客在特朗普的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集会上将波多黎各称作“垃圾岛”的十一天后,我与科尔多瓦聊了聊。科尔多瓦解释道,与里奇诗中那位不知名的潜水者不同,她探索这片沉船遗迹无需手电筒,因为她本就生活于其中——不是在“垃圾岛”上,而是在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及其意识形态基础坍塌后留下的废墟中。毋庸赘言,我们美国人——以及那些被我们殖民的人民——都将这些意识形态体系继承到了基因里,这使我们无法摆脱那些低劣的偏执,它们如同一头从深渊中升起的怪物,预示着破坏。
沉船本身,而非沉船的故事:在这片明确包围着我们的废墟中,我们该如何幸存与重建?特朗普连任后,我们已经可以预见由他执掌的政府将驱逐移民、威胁跨性别者的生命、摧毁酷儿家庭、漠视残障者、进一步限制堕胎自由、掏空公共教育、削弱法规、操控法院、迫害异议者、逮捕政治对手、操纵选举、废除任期限制、助长外国专制政权……在他的顾问团与大金主炮制的无数恐怖事件中,我们要如何继续为少数群体的安全而战,更不用说倡导民主与正义的理想?
特朗普首次当选后,《艺术论坛》当时的主编郭怡安(Michelle Kuo)在杂志2017年1月刊中指出,驱动特朗普的似乎既不是权力,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形象,这表明“即便在一个由无形的控制网络构成的世界里,视觉的力量也在不断攀升。”因此,为对抗另类右翼提供的世界观,“艺术必须以图像对抗图像——不仅要构建图像,也要加速图像的解体、混乱与脱离。”在科尔多瓦的展览中,有一组用绿色Manic Panic染发剂染色的鸟类标本装置(其中包括本期封面上那只目光凛然、神情坚毅的鸽子),邀请观众重新思考我们面对气候变化时的恐慌是多么地人类中心主义,而特朗普政权将进一步加速这种恐慌。如果就像科尔多瓦跟我提起的,我们换个角度,将气候引发的突变视作一种适应形式,将其理解为生物持续“消化伤害”过程的结果,会怎样?如果说包括“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革命在内的美国“革命”往往以白人男性主导的英雄叙事的形式出现,那么也许社群式“演化”能提供另一种模式。
诚然,通过艺术与图像来构想另一种可能性只是众多策略的其中之一,它必须与社区层面的组织动员和对实质性结构变革的争取同时进行。但如果同时为艺术和社会正义发声有时看起来像是一种只有少数人才能负担得起的奢侈,如今法西斯主义的胜利回归——它将矛头对准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并非毫无缘由——已经让这种发声的行为成为必需。正如我在六月刊的首封主编来信中所说,基于我对权力运作方式的理解,我的政治模式就是全方位出击,从抗议到组织、从建立新的模型到创作艺术。我们同样需要批评,批评并不是要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保护社群、推动变革的艰难工作中分走,而是如我在十一月刊的信中所说,它是“一种积极的、甚至是行动主义式的实践,能够对抗历史遗忘、肤浅的参与和讽刺的疏离(这些都在助长最危险的意识形态图谋)。”想想看,谁最能从创造性与批判性实践的萎缩中渔利;让我们不要遂了他们的心愿。
“我们是,我是,你是
出于怯懦或勇气
找寻归途的那个人
重返这个场景
携带着一把刀、一台相机
和一本神话之书
而我们的名字
并未现于其中。”
——阿德里安娜·里奇,《潜入沉船》,1973年
艺术家曾经抵抗过法西斯主义并幸存下来,由此塑造了一个让他们得以被铭记的未来。如今,带着工具,带着对过去的认知——我们的“刀”、”相机”和“神话之书”——我们必须从自己身处的深渊中塑造新的未来。这不是一场独自的战斗,而是一场共同的努力(“我们”/“我”/“你”),我们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克服所有必须克服的困难。关于权力,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永远不会停止与之抗衡。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言,没有人能够置身于权力之外。因此,策略总是会催生出反制策略,并无限循环下去,斗争永远在继续,只是在当下这样的时刻变得更加激烈。为此,《艺术论坛》始终致力于为边缘化的声音提供平台,为那些濒危的理念撑开空间,包括艺术和批判性探究这些概念本身。这项工作并非我们独自承担,而是得益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艺术家和作者群体的支持——我们向他们学习,也与他们并肩同行。
文/ 蒂娜·里弗斯·瑞恩
译/ 黄格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