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 results for: 杨冬雪
备忘录II
犹如北京和外地城市的年轻艺术原生浆,至少有四个相互抗衡的部分加入了本场展览的混乱中,围绕着各异的位置凝结。最具特色的亚文化可以被称作是观念绘画(在此处还有一些装置元素在其中):高磊,将一个蜂窝,通过金属管和轮椅上的飞行员联在一起,后者是一张单独的画。另外一处,杨冬雪将一个上框了的画和一个功能不定的设备联在一起。这些“组合”都无法与展览中形式上更鲜明的作品较量,后者坚持一种类型,形成一种借鉴和引用的艺术,对于它运行的系统相当有自觉性。
太阳 Part 1
八月初土星刑克太阳、火星刑克冥王星,火气一片。近期各地以“火”为关键词的事件频发,而此时上海持续40度以上的高温已长达数日,名为“太阳”的展览在这个时候发生再应景不过。组织方在新闻稿中写道:"太阳"取自杭州市“太阳镇太阳村”,是2年前杭州云浪村徒步24小时野营创作项目的延续。
“太阳”展由组织团队提名,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
杨冬雪
“地一现场”作为位于798园区内为数不多的替代性空间,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运行了诸多极具特色与风格的个体项目,吸引了来自业内的广泛关注。我们特此邀请地一现场的项目负责人与策展人杨冬雪,谈论地一现场的创立初衷,策展策略以及对未来展望。
地一现场的初衷在于,在有限的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与在有限的空间中,在有限的能力内, 建立一个我们自主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