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SLANT

回响II

“回响”系列是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关于中国“一带一路”政策中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研究中的一部分。该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对新丝路沿线各个重要链接点(城市或地区)的记录考察,持续关注这些地区的美学发展是如何在整个新丝路项目的规划及实施过程中(被)逐渐改变的。这篇文章是她对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考察笔记。

艺术家古尔娜拉·卡斯玛列娃和木拉泰克·朱玛列夫

比什凯克 | Bishkek

如同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坦纳,比什凯克也有过另一个名字——1926年吉尔吉斯成为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即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比什凯克也被改称为伏龙芝,以纪念出生于该国的共产党人米哈伊尔·伏龙芝(Mikhail Frunze)。1991年脱离苏联正式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又将首都名称改回了比什凯克(吉尔吉斯语意为“搅拌马奶的棒子”)。政权独立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转型,其中自然包括私有化的推行,这一过程一直持续至今,此外,伊斯兰教也在独立后得到大力复兴。以吉尔吉斯斯坦的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很容易被纳入很多大国的长期规划之中,各种境外的非盈利组织也带着各自的“使命”在这里开展工作。在比什凯克这座网格状规划的城市中,前苏联时期的建筑随处可见,这些建筑在设计上原本就已经近乎极简,加之年久失修,使得整座城市给人一种特殊的质朴感,而更让我感到亲切的是我在这里遇见的那些热情好客的艺术从业者们。

沙尔巴克·阿曼库尔(Shaarbek Amankul)是Б’Art Contemporary的发起人,十多年前他以艺术家研究项目的名义发起了这个项目,至今他还在与本地的艺术家协会商量,希望能够将Б’Art转型为一家正式的机构。2006年至2011年,Б’Art一直借用艺术家协会的场地作为活动空间,2011年后则转变为一个以游牧方式存在的艺术营地。营地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入驻伊塞克湖边的圆顶帐篷,一般为期两周,在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里生活、创作。大部分艺术家在驻留期间创作的作品是行为表演或各种对自然环境的介入。今年项目并没有继续,一方面是沙尔巴克对自己的角色犹豫不决,既要以艺术家的身份专心创作,又要以组织者的身份运行这个营地;同时,极不稳定的经费支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Arteast学院是另一个由艺术家发起的项目,发起者是在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艺术家组合古尔娜拉·卡斯玛列娃(Gulnara Kasmaileva)与木拉泰克·朱玛列夫(Muratek Djumailev)。我与他们二位初识于200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当时他们的作品在中亚地区国家馆展出,那也是对于他们的创作最重要的一次国际展示。如今比什凯克很多年轻的当代艺术实践者都曾参与过Arteast学院组织的活动和课程(学院从2009年开始运行至2013年,暂停近四年后于2017年再度开放)。整个学期为期一年,学员的年龄在15至35岁之间,他们每周来Arteast学院两次,参加各种工作坊和专题课程。Arteast同时也设有驻留项目,并与不同的课程和项目关联,但这很多时候取决于欧盟等境外机构的资助,所以暂时没有固定的驻留时间。古尔娜拉和木拉泰克正在筹备一个在远离城镇的自然生态区的驻留项目,计划于明年正式启动。

“实验室C”空间入口.

成立不久的艺术机构“705艺术小组”和“实验室C”的发起人都来自于Arteast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由艺术家组织发起的机构都依靠申请国外机构资助才能维持,资助方包括索罗斯基金会(2017年重启的Arteast学院由该基金会资助),非政府机构Hivos(Humanist Institute for Cooperation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以及国际艺术机构联盟“艺术合作实验室”(Arts Collaboratory,705艺术小组为该组织成员)等为数不多的活跃于中亚地区的国际机构和组织。直到目前,还没有来自本国政府的资助。705艺术小组既是一家艺术机构,几位发起者同时也以艺术家组合的形式进行创作。他们有实体空间用于开展常规活动,包括展览、放映、讨论会及儿童艺术教育工作坊等。空间里也有一处小规模的木作工作室和图书馆对公众开放。作为艺术家小组,他们的创作多以表演和社会介入行动的方式对当下的各种政治话题进行回应,前苏联时期的几位荒谬主义作家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成立于2017年的艺术机构“实验室C”目前有六位成员,他们的目标是能够成为一家专业的当代艺术机构,以填补目前整个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空缺。他们目前有一处不大的展厅及办公空间,但运营的经费还主要依靠瑞士大使馆的支持。实验室C每年制作三个展览,包括一个基于专题研究的展览。首个研究的专题围绕“城市”展开,聚焦于城市不断地向着一种(共同的)时髦现代化转变,并逐步成为我们全部生活乐趣来源这一现象。实验室C尝试与各种官方的博物馆和机构开展合作,并努力让这些合作策展的展览发生在这些机构的展厅里。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是一部关于“文化宫”转型的纪录片——关注位于三座不同城市的几座文化宫的命运,有趣的是,其中一座位于工厂内的文化宫最近连同工厂一起被出售给了一家中国公司。

“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中吉丝路文化与艺术大展”海报.

很快,“中国”这个关键字再次出现。我发现最近正式开放的Asanbay艺术中心下一周也有一个与中国相关的展览开幕——“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中吉丝路文化与艺术大展”。这个展览由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展期只有两天。Asanbay中心由一家名为“领航员”的房地产公司资助,拥有一个180平方的展厅空间。但在与运营团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开放至今,中心还未完全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除了预期的在年内要完成11个展览的目标之外,还没有其他任何诸如演出、讲座或出版物等计划。

与乌兰·贾帕洛夫(Ulan Djaparov)的见面使我较为详细地了解了由他参与发起的“工作室美术馆”项目(Studio Museum),这也是我比什凯克之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工作室美术馆位于一栋居民楼的顶层。它在1987年形成初期是一个由艺术家和建筑师组成的非正式团体,当时的另一位主要发起者亚莱克塞德·祖希克(Alexander Zusik)是一位建筑师,后来移居莫斯科。工作室美术馆在演变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90年代还与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伙人共同组建过ARKSIN建筑事务所,在海参崴参与设计了很多建筑项目。乌兰是促使该团体逐渐向当代艺术领域发展的主要推手,他也组织策划了很多重要的展览,包括1998年的“迷宫展” (Labyrinth),在他看来,这个展览标志了他们正式与现代主义告别。展览在当时的国家美术馆发生,首次邀请了中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当代艺术家参与展览。乌兰特别强调,1990年代在哈萨克斯坦发生的很多关于当代艺术的交流讨论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尤其是1998年开始在阿拉木图出版发行的艺术期刊《Zbornik》。2004年时他策展了一个名为“及其他”的中亚当代艺术展,也是他做的第一个有展览经费的展览,得到了现在已经不存在的Kurama画廊的资助。也正是通过这个展览,很多来自中亚地区的艺术家的作品得到首次曝光,其中的几位于次年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中亚馆的展览。

乌兰说,古尔娜拉·卡斯玛列娃在2003年组织的西伯利亚考察之旅(Siberia trip)也是调动了中亚地区艺术界能量的一个重要项目。包括他本人在内的15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丹麦和荷兰的艺术家,在为期四十天的旅行中,通过各种陆路交通工具先后到达了多座城市,从伊塞克湖出发,先后到达新西伯利亚、阿巴坎、克孜勒、贝加尔湖、阿勒泰等地,最后抵达比什凯克,总行程一万两千公里。在旅行中好几位艺术家完成了多件重要作品,并在之后的很多国际展览中展出。

乌兰·贾帕洛夫的空间里的海报档案.

除了工作室美术馆项目,乌兰也一直在继续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他早期的一些针对本地文化现象所创作的作品非常有趣。最有代表性的一件名为《置若罔闻》(Unheard Song)的行为作品,作品与《玛纳斯》史诗(Manas,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为全世界第二长的史诗)所记载的曼库特神话有关。神话讲述了一些被称为“曼库特”(失忆者)的人,他们从小作为战争俘虏,被俘获他们的部落培养成一群冷血的战士。从被俘获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套上用骆驼皮制作的头套,在烈日下慢慢晒干收紧的皮套控制了头颅的发育,甚至连头发都开始向内部生长,皮头套慢慢变得如钢盔般坚硬。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作为前苏联时期的“曼库特”的反思在很多知识分子的工作中出现,揭露了人们长期被迫生活在一个陌生且异化的社会环境中,以至于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家庭、历史,甚至丧失了作为人的意识。乌兰以一组照片记录下了他的这件行为作品——他本人头戴皮套投掷一颗石子的过程,之所以选择这个简单直接的动作,乌兰希望通过肢体语言将自己的身体从亚洲普遍存在的一种长期受制于从属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