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SLANT

卢迎华:2018年度最佳展览

《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和《摇滚我的信仰》封面,2018.

在2018年即将结束之际,我所在的艺术机构向许多同仁们发出一份问卷,希望通过大家的观察、经验与思考,如实地、清晰地标识出2018年。为这份问卷贡献出声音的同道各自处于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也往往存在着个人生活境遇上的差异,但大家都前所未有地共同分享着忧虑不安的情绪,既急于在日历本上将2018年这一页翻过去,又并不怎么热切地展望新的一年。过去这一年,我们无疑共同遭遇了许多始料不及的打击与溃败:创作与表达空间进一步萎缩,屡屡受制于现实中的多重壁垒,当然更不要提城市管理者对于外来者日益升级的仇视与驱逐,以进一步扩大化的社会信用体系为代表的官僚体制对于个人生活的深度渗透与管控。我们所面临的悖论是体制愈发庞大无情,个体愈发微弱萎靡。这个问卷带来的唯一安慰也许是我们并不孤立,作为一个从事艺术与思考实践的个体,我们试图理解描述这一切,并尝试在其中确立继续实践的立足点,如果还存在继续实践的可能的话。

如实地回顾2018年,在诸多活动中值得再次提及的展览与艺术事件屈指可数,在我看来,以下的这些出版和展览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与艺术密切相关的重要议题:

4月10日,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主持翻译出版的两本关于观念艺术的经典著作首次面世: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所著的《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与美国艺术家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著作《摇滚我的信仰》。美国作家与策展人露西·利帕德曾于六七十年代组织了一系列观念艺术及女性艺术展览,她于1973年首次出版了《六年》一书,对其所亲历的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发生的观念艺术实践做出了贴切详实并富于洞见的描述、定义和注解。丹·格雷厄姆的诸多实践包括了理论写作、文本作品、行为、录像、装置和建筑干预,这些影响深远的文字与作品收录于《摇滚我的信仰》中,让我们得以洞悉这位20世纪后半叶美国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在1965至1990年间的思考与创作历程,而不仅仅停留于对艺术家在创作样式上的印象。艺术家隋建国有感于自己在其艺术生涯早期没有机会阅读到有关观念艺术的著述,深切地意识到这些来自艺术家与研究者的话语有助于打开、丰富中国创作者的视野与思想资源,因此用心推动了这样一项有关艺术学科内部建设的举措。

“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展览现场,2018,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由艺术史研究者蔡涛策划的“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展较为全面地介绍了20世纪最早尝试中西画风融合的现代艺术家之一谭华牧的作品与珍贵文献。谭华牧生于1896年,于1919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回国后在南方从事创作与教学。我们对于他的陌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个人在1956年从澳门返回广州直至1976年去世20年间自我边缘化的状态。他主动与政治运动保持距离,极少对外公布作品,也因此被研究者称为是一位“现代美术史上的失踪者”。此次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与画稿都是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在这些充满文人画意的画作中,艺术家结合了后印象派与野兽派的风格,反复对身边的景致和人物进行写生,是早期中国现代艺术成熟发展的一个卓越个案。同时,这个聚焦于“失踪者”的展览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提示了个体在特定历史时期选择不作为、不参与的意义与力量所在。

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展览现场,2018,前景作品为:郎世宁,《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1756-57. 银川当代美术馆惠允.

6月9日,由意大利策展人马可·斯科蒂尼(Marco Scotini)担任总策展人的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开幕。斯科蒂尼相信双年展是一种治理手段,双年展的选址有助于将个人从所有以中立性、客观性和普世主义为出发点的原则中解放出来。基于银川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他与他的策展团队在此次双年展中试图寻找从最广泛意义上研究生态学主题的艺术家—从蒙古到欧亚大陆,从巴基斯坦到尼泊尔,从柬埔寨到印度尼西亚。他们还在展览中纳入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包括今意大利、塞尔维亚、土耳其、达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的艺术家创作,构成对上述地域历史的叙述与充盈。这一努力使银川双年展超越了多数双年展表现出的同质化与普世主义,将差异性与特殊性作为平等交流的开始。

Tara Hengsapkul,《你带我下沉,进入海洋》,2018. 由录像(一个双频道,时长12分;两个单频道,分别时长3分和6分30秒)与艺术家书组成的装置. 图片来源:昆士兰艺术馆 | 现代艺术馆.

2018年我看到的最后一个重要展览是11月24日在布里斯班开幕的第九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这个自1993年发起的艺术盛事完全以关注并梳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周边国家的当代艺术实践为己任,是一股改变全球艺术史书写与意识的独特的体制化力量。在这个展览中,我看到了亚洲诸多国家地区丰富且充满活力与深度的个体艺术家创作。其中既有全球艺术视野中往往会涉及到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尼等国的艺术家,也有几乎存在于欧洲与北美艺术话语和经验之外的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老挝、新加坡等国的艺术家实践,以及原住民艺术家的创作。创作语境、艺术生态、支持机制与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差异并不能阻碍创作个体在艺术中的对话与联结。在一个各种官僚体制、经济体系与历史惯性不断与个体为敌的环境中,也许重申与重振个体精神不失为自我解放与一切创造的新起点。

卢迎华是墨尔本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她和艺术家刘鼎共同编著的《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即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