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SLANT

治疗剧场

马克斯·沃尔夫·弗里德里希,《工作》,2023,该制作由迈克尔·赫维茨(Michael Herwitz)导演,2023. 演出现场,纽约SoHo Playhouse. 图为洛伊德(彼得·弗里德曼饰)和简(西德尼·莱蒙饰). 摄影:Emilio Madrid.

一个备受严重焦虑困扰的二十多岁的IT工作者。一个因酗酒而事业受阻的音乐人。一个患有进食障碍的有抱负的演员。这些是精神病学案例还是戏剧中的角色?如今,区分他们变得比以往更为困难。

这位IT工作者是马克斯·沃尔夫·弗里德里希(Max Wolf Friedlich)的《工作》(Job)中的一个角色,最近这部戏结束了在康奈利剧场(Connelly Theater)的演出,将于今年夏天在百老汇上演。在如钢琴琴弦般紧绷的开场,一名年轻女子用枪指向一名男子(彼得·弗里德曼[Peter Friedman]饰),而他正是她的心理治疗师。这名女子,简(Jane),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一名怏怏不乐的员工,在一次工作时经历公开的精神崩溃后,她被送去接受治疗。作为复职的条件,她需要一名医生为她的心理健康作担保。“我并不是自愿来这儿的,”说完这句她就开始抨击心理治疗这一行。“做你这种工作的人,一上班就想把创伤A和创伤D联系起来,你们总是这么做;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或类似的东西。这种思维方式会完全腐蚀你的大脑。你没法再看清眼前的事物和状况,也不能再与人交谈。”西德尼·莱蒙(Sydney Lemmon)以飞快的速度讲出这番指责。她苍白的面色让人感受到她在办公室度过的漫长时间,受到电脑屏幕过多的辐射。通过生动解剖一位年轻女性的精神崩溃状态,这部作品是对千禧一代的不安病症和网络冲浪带来的扭曲偏执效应的最佳案例研究。

马克斯·沃尔夫·弗里德里希,《工作》,2023,该制作由迈克尔·赫维茨(Michael Herwitz)导演,2023. 演出现场,纽约SoHo Playhouse. 图为简. 摄影:Emilio Madrid.

当然,在疫情爆发之前也有一些关于心理治疗的戏剧作品,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杰里米·O·哈里斯(Jeremy O. Harris)的《奴隶剧》(Slave Play)和邓肯·麦克米伦(Duncan Macmillan)的《人、地、物》(People, Places & Things),这两部作品都以独特的方式将心理治疗和康复过程的戏剧性表现出来。(《人、地、物》的主角在接受戒毒治疗期间使用了多个化名,拥有多种不同的人格。)然而,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疫情发生之后,戏剧与治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疫情带来大量的压力源,包括强制隔离、就业不稳定、家庭暴力等各种问题。研究表明,在疫情期间患上抑郁或焦虑症的美国人数量明显上涨,寻求心理治疗的人数也随之增加。

马克斯·沃尔夫·弗里德里希,《工作》,2023,该制作由迈克尔·赫维茨(Michael Herwitz)导演,2023. 演出现场,纽约SoHo Playhouse. 图为洛伊德. 摄影:Emilio Madrid.

《工作》中那种极度乏味的办公室环境——相当于视觉上的白噪音——同样适用于今年的许多其他戏剧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在百老汇以外的剧场上演,都融入了与心理治疗相关的元素。从以一间佛教冥想中心为背景的《恐惧》(The Fears)到由一群歌唱负面想法的杂耍合唱团主演的音乐剧作品《复发》(Relapse),“后疫情时代”涌现出一批新的戏剧作品,探讨人们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来寻求联结(或失败,也就是弗洛伊德所称的“普通不幸”[ordinary unhappiness])。这些“治疗剧”(therapy play)中的角色远离网络酸民和讨厌的同事,被一步步引导着揭露自身的恐惧、幻想和不安,即一切社交礼貌谈话背后深藏的难言之隐。即便他们没有明确打破第四面墙,他们常常与观众互动,从而让我们作为非正式的参与者加入“野蛮分析”中(再次借用弗洛伊德的概念)。

纽约执业精神分析师、《站住,幻象!哈姆雷特的教义》(Stay, Illusion! The Hamlet Doctrine )一书的共同作者杰米森·韦伯斯特(Jamieson Webster)告诉我,在疫情期间,因焦虑而寻求治疗的人数达到巅峰。她认为这一情况带来的现象是,针对寻求心理治疗的病人的“污名化”程度降低了。韦伯斯特接诊过的病人最小的只有两岁,最大的七十多岁,来自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背景。她还提醒我,戏剧与治疗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戏剧在精神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有时会认为心理治疗疗程是关于真相的严肃对话,但实际上是让人们尝试各种不同的角色,试图进入不同的视角”,她告诉我。心理分析师不是不偏不倚的旁观者或监督者,而是“与你这个病人一同挣扎的人”。而当我们观看“治疗剧”的现场表演时,类似的状况也会发生。我们在自己的辩证表演中时而扮演分析师,时而扮演病人。我们挣扎着蹒跚前行。

吉娜·莫克斯利,《病人格洛丽亚》,2019,该制作由约翰·麦克伊尔达夫(John McIlduff)导演. 演出现场,布鲁克林圣安仓库. 图为格洛丽亚·希曼斯基(丽芙·奥多诺霍饰)和卡尔·罗杰斯、弗里茨·佩尔斯、阿尔伯特·埃利斯和她自己(均由吉娜·莫克斯利饰). 摄影:Teddy Wolff.

在经历了疫情的停顿之后,仅在上一季度就有几部值得注意的尝试解构、讽刺、赞美、模仿心理治疗的作品。在吉娜·莫克斯利(Gina Moxley)的《病人格洛丽亚》(The Patient Gloria)中,心理治疗既是组织原则,也是争论焦点。该剧于2018年在都柏林戏剧节上首演,在疫情期间获得了第二次生命:2022年在圣安仓库(St. Ann’s Warehouse)再次呈现。这部作品取材于1964年格洛丽亚·希曼斯基(由丽芙·奥多诺霍[Liv O’Donoghue]饰演)与三位白人男性心理治疗师(由莫克斯利饰演)之间的一系列治疗疗程。在几次疗程中,格洛丽亚与治疗师分享了她作为单身母亲抚养女儿以及作为离婚女人约会时的焦虑。这些治疗过程未经格洛丽亚本人同意,被拍摄下来并广泛传播,现在仍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找到这些名为“心理治疗的三种方式”(Three Approaches to Psychotherapy)或“格洛丽亚电影”(The Gloria Films)的影片。莫克斯利的这部剧试图从三位男性治疗师手中夺回叙事的缰绳——卡尔·罗杰斯博士(Dr. Carl Rogers)是个人中心疗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的实践者;弗里茨·佩尔斯博士(Dr. Fritz Perls)是格式塔疗法(Gestalt Therapy)的倡导者;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Dr. Albert Ellis)是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的创始人——因为他们十几年来一直控制着格洛丽亚的故事。评论家玛雅·菲利普斯(Maya Phillips)在她为《纽约时报》撰写的评论中指出,莫克斯利“对这些被认为体面的医生展开了精明的讽刺,让人觉得有理有据,是对他们的有毒心理的评估”。

吉娜·莫克斯利,《病人格洛丽亚》,2019,该制作由约翰·麦克伊尔达夫(John McIlduff)导演. 演出现场,布鲁克林圣安仓库. 图为格洛丽亚·希曼斯基(丽芙·奥多诺霍饰). 摄影:Teddy Wolff.

其他作品,如艾玛·申尚(Emma Sheanshang)的《恐惧》和 J·贾切蒂(J. Giachetti)的《复发:新音乐剧》关注的是人们在集体治疗的背景下如何处理个人生活的混乱。申尚的这部半自传体剧作以一个七人小组为核心,他们每周会在纽约市的一个佛教中心聚一次。与很多治疗剧一样,这部作品的背景设定在“当下”,似乎也是在回应观众自身的忧虑。每次疗程开始时都会有人敲响颂钵——提示观众一起冥想几分钟。随后锣声响起,小组成员向彼此鞠躬,开始“触及”彼此过去一周的生活经历。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交谈中,申尚告诉我,与其他形式的谈话疗法相比,佛教疗法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冥想,在吸气时吸纳痛苦,在呼气时给予他人一些有助益的东西。”在《恐惧》中,这一想象力从思考自己的痛苦转向考虑他人的痛苦。在作品的结尾,主持人马娅要求大家“想一想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让我们想一想他们可能遭受的痛苦”。对申尚来说,与“仅仅谈论自己的生活”或自己“苦苦寻找顿悟”相比,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能将“事情提升至一个不同的层次”。戏剧的即时性还“让观众与演员同时经历一种集体治疗”。她告诉我,剧中沉默的时刻是为了给观众留出空间,思考自己所经历的痛苦以及他人的痛苦。想象工作因此变成了一种道德工作。

艾玛·申尚,《恐惧》,2023,该制作由丹·阿尔格兰特(Dan Algrant)导演,2023. 表演现场,纽约潘兴广场签名中心艾琳钻石舞台(The Irene Diamond Stage, Pershing Square Signature Center),2023. 图为苏珊娜(罗宾·彼得森饰)、西娅(凯瑞·比舍饰)、梅亚(玛迪·科尔曼饰)、凯蒂(杰丝·加博饰)、罗莎(娜塔莉·伍拉姆-托雷斯饰)和马克(卡尔·亨德里克·路易斯饰). 摄影:Daniel Rader.

安妮·贝克(Annie Baker)的《无限生命》(Infinite Life)去年在大西洋剧院首演,是与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的另一部涉及心理治疗领域的作品。五位从中年到退休年龄不等的女性聚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斋戒中心,她们在这里整天涂填色本、阅读、晒太阳和闲聊。舞台上摆放着几张躺椅,演员们半躺的姿势(又或许是无处不在的绿色果汁)促使她们敞开心扉,轮流充当彼此的告解者和分析者。(本应为她们服务的医生却神秘地从未露面或发出声音)。她们各自都有在这儿的理由:女主角索菲(克里斯蒂娜·柯克[Christina Kirk]饰)在逃离婚姻,因为她的丈夫发现她给另一个男人发的一些上班不能看的语音信息。伊薇特(米娅·卡蒂格巴克[Mia Katigbak]饰)是斋戒中心古怪的候补发言人,她有一长串像人类基因组一样复杂的病症,但她对战胜疾病保持着阳光乐观的态度。

安妮·贝克,《无限生命》,2023,该制作由詹姆斯·麦克唐纳(James Macdonald)导演,2023. 表演现场,纽约琳达·格罗斯剧院(Linda Gross Theater),2023. 图为金妮(克里斯汀·尼尔森饰)、伊莱恩(布伦达·普雷斯利饰)、艾琳(玛丽露易丝·伯克饰)和伊薇特(米娅·卡蒂格巴克饰). 摄影:Ahron R. Foster.

如果说斋戒中心外的世界充斥着榨干灵魂的工作、房贷和结肠镜检查,让特定年龄段的女性沦为边缘人,那么这个中心为她们提供了一个空间,让她们成为诗人丽莎·罗伯逊(Lisa Robertson)笔下的“非生产性”女性——“既不生育也不工作,而是漂流”。(这部作品的背景设置显然也受到了托马斯·曼的《魔山》的启发,贝克曾说这是她最喜欢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并没有患上肺结核的角色在肺结核疗养院居住的故事。)对于抱怨一直感到疲劳和无法在不感到疼痛的情况下达到高潮的索菲,贝克似乎对探究她的痛苦是否“真实”——或者是否足够真实到值得同情——并不太感兴趣,而是更愿意探索谈话疗法的即兴魅力。梅洛-庞蒂曾写道,“我说出的话让我自己感到惊讶,也让我知道了我脑中的想法。”贝克作品中的人物似乎也常常被自己的想法惊讶到,这些想法在自由联想的网络中流动,毫不受阻。《无限生命》的动人之处在于,观众能够看到角色们在彼此的陪伴下从情感的懵懂状态逐渐进步到自我理解。你可以选择将其看作戏剧作品,或是一种治疗形式,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安东尼·麦卡滕,《美丽的噪音,尼尔·戴蒙德音乐剧》,2022,该制作由迈克尔·梅尔(Michael Mayer)导演,2022. 排练现场. 图为中年尼尔·戴蒙德(威尔·斯文森饰)、老年尼尔·戴蒙德(马克·雅各比饰)和医生(琳达·鲍威尔饰). 摄影:Julieta Cervantes.

与《病人格洛丽亚》、《恐惧》和《无限生命》的修复性目的相比,一些音乐剧选择了更为轻松或漫不经心的方式来戏剧化心理治疗及其中的不满情绪。尼尔·戴蒙德(Neil Diamond)的点唱机音乐剧《美丽的噪音》(A Beautiful Noise)围绕着戴蒙德(马克·雅各比[Mark Jacoby]饰)和他的治疗师(琳达·鲍威尔[Linda Powell]饰)之间一系列未经过滤的对话展开,让人觉得是对病人与治疗师之间关系的嘲弄。治疗师向戴蒙德提出的问题与其说是为了启发他的洞察力,不如说是为现在的戴蒙德提供了一个借口,让他重温自己人生中的高低起伏,而年轻版的戴蒙德(威尔·斯文森[Will Swenson]饰)则向观众演唱他的热门金曲。该剧是否预示着更多商业化百老汇演出会跟风这波心理治疗剧热潮,还有待观察。

安东尼·麦卡滕,《美丽的噪音,尼尔·戴蒙德音乐剧》,2022,该制作由迈克尔·梅尔(Michael Mayer)导演,2022. 排练现场. 图为年轻尼尔·戴蒙德(尼克·弗拉迪亚尼饰). 摄影:Julieta Cervantes.

贾切蒂的《复发》是另一部试图将心理治疗介绍给大众的平庸之作。这部音乐剧的场景设置在一间行为病房的简陋娱乐室里,描绘了一位精神科医生(特洛伊·冉阿让·拉克[Troy Valjean Rucker]饰)声称能够教导他的患者应对“无表情的侵入性想法”引发的焦虑情绪。病人包括一名被诊断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性,她有可能杀了自己的父亲,还有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舞蹈演员。此外,还有一名护士和一群混乱的拟人化本我角色——他们煽动病人自相残杀、相互争吵。如果处理得当,外化的想法或另我的噱头可以让角色的内心世界变得清晰可见(参见迈克尔·R·杰克逊[Michael R. Jackson]获得普利策奖的音乐剧《奇怪的循环》[A Strange Loop],其中主角的思想被分形化)。但在《复发》中,那些欢迎病人进入治疗的“荒地”/“贫民窟”/“监狱”的无形想法将人物扁平化,把他们变成了“侵入性想法”的提线木偶,而非反之。其中一段不带讽刺地自称为“心理学101”的速成课程在介绍病人时使用的是他们的诊断病症而不是名字。当想法拥有了更大的能动性,病人却变成了脱离根源的生物:他们更像是粉笔勾勒的轮廓,而非真实的角色。即使舞台上呈现的是一种缺乏说服力或令人感到冒犯的对心理治疗的渲染,也反向证明了剧场的治疗性转向。

J. 贾切蒂,《复发:新音乐剧》,2023,该制作由乔伊·麦克尼利(Joey McKneely)导演,2023. 演出现场,纽约Theatre Row,2023. 图为侵入性想法一(奥黛丽·赫德奎斯特饰)、侵入性想法二(祖米·穆哈默德饰)、肯德拉(贝卡·苏斯考尔饰)、侵入性想法三(伊莎贝尔·罗德里格斯饰)、侵入性想法四(文尼·塞莱里奥饰). 摄影:Mundell Modern Pixels.

或者说是更具治疗性的转向。一些最古老的戏剧作品,从《俄狄浦斯王》到《李尔王》,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上演,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为我们的无意识提供了一条绳梯,让我们能够与那些因过于禁忌而无法在露天环境中成长的想法进行短暂接触。如今,治疗性剧场的复兴反映了一种既当代又永恒的时代精神。戏剧回应了人们对即时性和关联的渴求,这或许最终是弗洛伊德另一个原则的体现: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就像Talking Heads的一首歌唱的那样,“依然如故”。

译/ 卞小慧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