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SLANT

石青:2015年度最佳阅读

石青,“腹地计划”展览现场(“工人餐厅”部分),2015,广东时代美术馆.

2015年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腹地计划》和《地方工作》这两个项目上,阅读大多都与此有关,这些项目中也包含阅读和书写,所以本文不提供个人化的阅读推荐,而是试图从上述层面呈现某种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的编织。我的理解是,两者应该搭建某种冲突关系,而不是相互验证,后者制造的是知识系统的中断和例外。在此前提下,阅读显得更加必要。2015年我的阅读主要集中在空间地理学与地方知识等方面。其实,这些阅读从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它们一直是我工作的组成部分。

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编-《社会关系和空间结构》

这本合集是时空社会学丛书的系列之一。今天的地理学强调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塑造,空间性不仅是生产关系的产物,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者和再生产者,社会斗争同样是政治上的空间斗争,目的在于重新控制空间的社会生产。一般来说,专业类及论文集式的阅读,利于相对快捷地了解相关知识的框架和背景,具有某种实用性的索引功能,这类书籍适合“悬浮”式阅读,“跳跃”着寻找书中相关或有意思的观点,再配合进一步深度阅读。一种德勒兹式的“暗结珠胎”的读书方式,着重角度和思路的开启,而不是追求“准确”的或专业化的知识接受。同时阅读的同类书籍还有提姆·克瑞斯威尔(Tim Cresswell)的《地方》。两者共同的问题就是翻译拗口,读起来累。
德雷克·格利高里(Derek Gregory)、约翰·厄里(John Urry)编,《社会关系和空间结构》,谢礼圣、吕增奎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扬·杜威·范德普勒格-《新小农阶级:帝国和全球化时代为了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斗争》

这是本意外遇见的书,之前我曾写过“艺术家作为小生产者”的文章,这本书更加系统地介绍了全球化时代小农阶级与商业帝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为了追求自主性而进行的抗争。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小农”常常被当成落后的象征,在本书中,小生产者的积极价值被重新激活。范德普勒格认为,“小农阶级远没有衰落或消亡,恰恰相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着复杂而又富于变化的再小农化过程”。在《腹地计划》的茶叶工厂项目中,我把艺术生产与武夷山茶农的小生产者方式并置到全球化历史和生产框架下进行比对;在随后的新工人项目中,这样的分析角度依然不可忽视,即使是世界工厂的语境里,曾经的工人阶级瓦解后,农民工仍会携带着小生产者的身份和意识进入新的工业生产,并产生内在的影响。
扬·杜威·范德普勒格(Jan Douwe van der Ploeg),《新小农阶级:帝国和全球化时代为了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斗争》,潘璐、叶净忠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

作为当代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阿兰·图海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行动社会学和后工业社会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位实践的学者,曾经进行过社会学介入的实验。图海纳十分强调行动者和个人在社会运动中的重要性,认为“由个人行动出发构成的社会运动,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形态”。这本书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作者对行动者和新主体的召唤,这点和艺术的任务相似。虽然这是本社会学专著,对艺术实践和认识仍有一定的启示价值;同时也说明所谓的社会学与艺术之争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在社会行动层面,两者的对象基本是重合的,同时也包含着对旧本质论和已经制度化了的行动的批判。
阿兰·图海纳(Alain Touraine),《行动者的归来》,舒诗伟、许甘霖、蔡宜刚译,商务印书馆,2008。

石守谦-《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

同样说到艺术实践的编织,除了与现实语境的,同时也包括与艺术自身传统的,而且这些编织应该不只是技术性或纳入一种制度化的认识中去,这贯穿其中的往往是某种精神性的延续。这部书部分章节在这个层面上显现出它的意义深远,石守谦以观念(画意)史替代风格史,并与历史语境相结合,对中国艺术史进行新的反思和解读,并挖掘出其中核心的激进价值:以“隐居”和“复古”来完成对现实的反叛,而不是像更多的对文人画的叙述仅仅停留在笔墨等技术性或神秘化的部分,中国当代艺术与自身文化逻辑的断裂,往往也不是媒介等外在形式的差异,也恰在于某种内化驱动的忽略和消失,从自身传统中寻找这种反叛而积极的价值,远比编织本身显得更加重要。
石守谦,《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台湾石头出版,20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拉斯卡罗利-《私人摄像机》

《私人摄像机》除了对“散文电影”进行理论和美学实践的分析外,我更看重书中对“个人化的政治电影”阐述部分,以及把它定义于“一种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的政治行动”。在今天,艺术家工作中关于社会观察和政治表述的成分越来越重,而影像似乎成为这类工作最为得心应手的媒介工具,是在类似写作的角度中重拾批判性,而不同于图像的平面堆积。从2005年开始,我也开始以影像进行一系列的主动化书写。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亲切感”来自其中的对戈达尔影像实践的引用。该书的“第一人称和日记电影”部分我不太喜欢,与前面部分比较,显得格局过小。
拉斯卡罗利(Laura Rascaroli),《私人摄像机》,余天琦、洪家春、吴丹、马然译,金城出版社,2014。

石青,艺术家,现工作并生活于上海,“激烈空间”联合创始人。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