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观影五佳:余娟
年终岁末,总要盘点些什么。上交所盘点股市,老板盘点收益,而我们这些小民悉数年内看过的佳片则成了工作之外的乐趣。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独立影展举步维艰。看新片的机会大大减少。因以研究纪录片为主,所以喜欢的佳作皆属纪实范畴。另外,纪录片有其制作时间的要求,尤其是独立制作人更往往把时间作为品质的标准之一。因而,每年作品产量的不定性也就情有可原。以下是我本年度观影过程中,个人最喜欢的五部纪录片。
《京生》 导演马莉
这部纪录片用了6年时间记录,着力探寻每一个个体在不公的命运面前,坚持、质疑、妥协乃至挣扎的道路。影片尤为出色的是对于女性受害群体的摄录。面对镜头,她们不只是义愤填膺地抱怨、诉苦,她们也渴望爱、渴望更好的生活。但当遭遇不公正的时候,她们选择了斗争。同为女性的作者马莉这样解释影片:“生存困境,如同一张巨网,人们身不由己的被卷入。一旦进入,无法前行也无法后退。”我想如此困境,也许不只在这里,也在每个人的周遭。
《吃饱的村子》导演邹雪平
自省式的纪录片很难驾驭,弄不好就是无病呻吟的小资影片。但吴文光的这位爱徒、来自山东农村的邹雪平,则用影像自如驾驭着把自然灾害口述影像带回老家放映的故事。影片不设画外音,故事完全依赖画面完成。摄影机常架设在三角架上拍摄作者与被访者同时出镜的画面,例如邀请大爷大娘们观看放映,临睡前和小侄女的促膝夜谈。邹雪平和被拍摄者关系亲密。例如有个镜头是从地上作者的人影上摇至农田,迎面过来一位大娘,作者便把摄像机摇向她,并亲热地和大娘打招呼。这是一部作者积极参与其中的纪录片,表现了她与父母的观念冲突以及对于三年自然灾害等社会历史的正视态度。并且,作者的想法也透过放映事件影响到了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