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溦溦

  • 赖志盛

    如果没看错,马凌画廊位于湾仔适安街的新旗舰空间橱窗里摆的是塑料洗衣篮吧,搭上懒洋洋的衣物,仿佛躺平即可进行“日光浴”(《日光浴》,2022)——从壁垒中跳脱出来的稀松平常再度被赖志盛置入艺术场景。然而,类生活艺术(lifelike art)——从博伊斯的油脂,到翠西·艾敏的床铺及被泰特工作人员不慎当垃圾处理的古斯塔夫·梅茨格作品等——经不断的碰撞、摩擦、稀释,最初的冲击力几乎消失殆尽。当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已然模糊,应如何寻求僭越行动的方寸?

    洒满日光橱窗的另一角,录像《恍恍》(2023)抛出了一条细微却不含糊的线索。在我下意识想拨开屏幕里乱舞纷飞的蚊子时,由眼见所触发的身体感官即随获得了语言,视线未及之处被赋予了形容。画面中天色朦胧,依稀车水马龙背景声中,路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他们的、我们的生活在散漫片段中重叠或南辕北辙。低空划过的飞机与被其轰鸣打乱阵型的蚊群,仿佛是注定会在同一时间出现的事物,遥相呼应亦从不接近。这样的场景令人想起2017年赖志盛的个展“狼狗时刻”:在日夜交替时分,远处狼或狗的轮廓无从辨认,警觉与亲近同时泛起——缠绵间敌对双方难分彼此。

    朦胧的气氛在二楼明晃晃、空荡荡的展厅被一扫而光。过道里的影像记录了《我在空间里放了一只蚊子》(

  • 主题乐园幻想工程挑战赛

    时值年末,从“主题乐园幻想工程挑战赛”展场出来,即进入了无处可逃的节日气氛,刚刚结束的县市长选举布满大街小巷的宣传海报和竞选口号也尚未退场,以“主题乐园”为题的展览场景要如何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制造出停歇甚至反思的空间?聚光灯下,悬挂在二层楼梯口的《假设》(2017)梦幻得像颗小点心,何采柔把“IF”(假设)的字样和旋转木马投射在《生活》杂志封面为原型的布景之上,剧场式的观众席人头攒动,舞台中央关于竞争的激情和进步的企图被低像素木马投影包覆,上演着永不停歇的欢愉与虚无。实际上2007年停刊的《生活》杂志隐喻了“主题乐园”在1980、90年代的鼎盛期后的衰败,或者更确切地说,幻想工程历经大众感官刺激峰值后在社会生活中的蛰伏与变形。

    观众只能透过两扇圆形窗窥视在一对大型球体上演的《双生缠结⁴(第四剧院)》(Entangled4 [Theatre IV],2022),两位维多利亚时期女扮男装剧场人物的往事和作者琳赛‧席尔(Lindsay Seers)的自述互为线索,蔓生成关于共栖、繁衍、流放以及他者的吟诵。在他们漫谈或喃喃低语的信息流中,个体经验与集体意志仿若一对连体婴。当切‧格瓦拉、弗里达‧卡罗和斯大林这些历史人物以纪念公仔形象在科斯塔‧托尼夫(Kosta Tonev)的《人偶》(第2集,Dolls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