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赖志盛,《豌豆公主》,2023,隐藏物件,尺寸可变.

香港

赖志盛

马凌画廊 | Kiang Malingue Gallery
香港湾仔适安街10号
2023.05.25 - 2023.07.08

如果没看错,马凌画廊位于湾仔适安街的新旗舰空间橱窗里摆的是塑料洗衣篮吧,搭上懒洋洋的衣物,仿佛躺平即可进行“日光浴”(《日光浴》,2022)——从壁垒中跳脱出来的稀松平常再度被赖志盛置入艺术场景。然而,类生活艺术(lifelike art)——从博伊斯的油脂,到翠西·艾敏的床铺及被泰特工作人员不慎当垃圾处理的古斯塔夫·梅茨格作品等——经不断的碰撞、摩擦、稀释,最初的冲击力几乎消失殆尽。当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已然模糊,应如何寻求僭越行动的方寸?

洒满日光橱窗的另一角,录像《恍恍》(2023)抛出了一条细微却不含糊的线索。在我下意识想拨开屏幕里乱舞纷飞的蚊子时,由眼见所触发的身体感官即随获得了语言,视线未及之处被赋予了形容。画面中天色朦胧,依稀车水马龙背景声中,路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他们的、我们的生活在散漫片段中重叠或南辕北辙。低空划过的飞机与被其轰鸣打乱阵型的蚊群,仿佛是注定会在同一时间出现的事物,遥相呼应亦从不接近。这样的场景令人想起2017年赖志盛的个展“狼狗时刻”:在日夜交替时分,远处狼或狗的轮廓无从辨认,警觉与亲近同时泛起——缠绵间敌对双方难分彼此。

朦胧的气氛在二楼明晃晃、空荡荡的展厅被一扫而光。过道里的影像记录了《我在空间里放了一只蚊子》(2023)的创作过程。而进入空间,老式纱网木门一合上,我便成为“猎物”,随之,某个夏夜在嗡嗡声中誓与蚊子决战的焦灼心绪迅速重现并充满整个房间。比起直至离场仍隐匿在暗处的蚊子,入口的影片更令人不安,它如条例般合理化了监控与随时可能发生的突袭的存在。潜伏的威胁哪怕细若蚊虫甚至不得而见,一旦落入对峙游戏的系统,想摆脱怀疑和戒备已无可能。反观现实,或许应像时下流行的口号那样,学会与“蚊子”共存。

与飞蚊引发的不确定相对,三楼展厅的《豌豆公主》(2023)更加平铺直叙。清水模空间,自然光穿过通顶及贴地两扇窗户进入展厅,麻质地毯的一处隆起形成一小片阴影,提示着作品标题引用的童话中,那颗无论盖多少张床垫仍让公主娇嫩皮肤感到不适的豌豆。若进一步细思“公主”是谁,故事则开始变得有趣。按资本的逻辑,是在橱窗陈列塑料制品,还是把寸土寸金的空间拱手让给一只蚊子更离谱?如此“错置”让人回想起赖志盛在“台北当代”创作的《临时》(2022):艺术家在精致至上的艺博会开幕后持续布展,拆拆补补的施工恐怕令尊贵的“公主”花容失色。

当视觉快感几乎耗尽了社交平台用户仅存的“闲余”时间,而强调体验的逃逸路径又再次被大型“沉浸式”艺术生产模式占领时,赖志盛在创作中对日常细腻感知的唤起显得珍贵。他常透过最低限的介入将现场交还观众,比如耐心地在同一张画布涂抹无限接近却无法贴合的边界(《砖橘20230517》,2023),把砖头放在让人不得不担心的危险边缘(《梁上的砖块》,2023),用半年时间把颜料罐里的颜料挖出以示容器空间(《颜料罐-雾岛》,2019)……所见即所言,无关情节代入,有的只是对此时此地的察觉,平淡得如蚊虫叮咬后细碎却挥之不去痕痒。而蚊子做的,不过是浪费掉一些多余的时间,和试图在漫游中碰触针孔般大小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