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纳奖:1984—2006年回顾展
[[img:2|left]]
“没有评审团,就没有新奖项”是现代主义的重要口号之一,但既然当今世界已是“独立诚可贵,名气价更高”,我们的时代就像《圣经》里朵多(Dodo)所说的那样,“一切皆应有奖励。”艺术界最著名的奖项——特纳奖就是这一价值转变的结果。英国泰特美术馆举办的特纳奖获奖作品回顾展自然不会提到这一点,更别提为之扼腕叹息一番。然而,展览的确澄清了过去二十二年间英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了艺术和公众的关系,尤其是一般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能吸引并获益于记者劳伦斯·马克斯(Laurence Marks)在报道1984年首届特纳奖时所说的那种“由大惊小怪,世仇宿怨,飞短流长,戏剧化的冲突,对现代主义大师们的不屑一顾等等组成的尘云。”
展览以首届特纳奖得主马尔科姆·莫利(Malcolm Morley)的作品打头,当时新表现主义风靡一时,莫利的影响不可小觑。特纳奖总要在英国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传统是从莫利开始的——从诞生之日起,争议性一直是把当代艺术这一概念嵌入人们集体意识中的胶水——即使就莫利来说,争议更多地并不是针对作品质量,而是因为这个住在纽约的艺术家过去二十五年间几乎从未踏上过祖国的土地。实际上,莫利参展的两幅作品《白天在伊拉克里翁钓鱼》(Day Fishing in Heraklion, 1983)和《带美国女人的文明摇篮》(Cradle of Civilizai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