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

  • 交叉口·异空间——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

    “交叉口·异空间”作为2013年何香凝美术馆的两岸四地计划,已经是第五届。对两岸四地艺术家碰撞可能性的想象,以及潜藏其中关于意识形态之间的边界与模糊,似乎更多根植于珠三角自身与港澳台之间特别且难以概述的关系之中。日常生活里身份间的碰撞酝酿着一些呼之欲出但从不明晰的异样感,这些感觉混杂的交叉地带正是这个计划的起点。

    可以看出,这个计划并不特定提出某种知识建构的目标:除了项目首届存在各方面的未稳定(例如首届只是设想由两岸三地的艺术家参展),从第二届开始,对策展实施过程细节的关注成为了这个项目突出的方向。第三届的“1+1”里,不同地域艺术家搭配互访工作室创作;第四届“四不像”中,地域差异碰撞的设置变成四地策展人与艺术家的交叉搭配。这些展览以外的策展实践环节,相比展览(作为一种方式)极可能只落为交流之表象的危险,尽管有限但也有效地慢慢积累起关于"两岸四地"更具体可感的现实修辞。

    遗憾的是,项目到第五届,并没有深化前面的积累,反而显露出一种疲态。策展人冯博一坦言,“交叉口·异空间”这个主题的提出,更多因为似乎没有别的可选之题;而只有展览作为项目的主体,相比起前几届有意的实验过程,也显得单薄。尽管四地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展出,也让人较直接地感到不同地区艺术家间创作的关注、方式与纹理之相异,然而交叉与相异之间的动感,却被展览这个过于规范的形态消化无几,对主题的承托,只好交付给选取的作品本身。然而由于选取的作品多是旧作,而非针对性的创作,主题“交叉口·异空间”又被分割为相互独立的作品对其碎片化的注释。

  • 王卫:自然史VI

    观察社这次的弧形墙面上,是王卫壁画般的《自然史VI》。满满一面墙的沙漠与近处的小绿洲景象,竟取材自北京动物园的陆龟园区壁画。而画面延伸到最右时,戛然而止在这个小店大小的空间。

    如果没有展览小册子的介绍,那么这充满整个空间的、一件名为《自然史VI》的作品,会让人疑惑“自然”在这里意指什么。有了疑惑,作品就也许反而成为了一个入口,即将如同花草蓝天,或“迎向日晒雨淋,粘住动物粪便”(《自然史》,观察社)的人造自然,欢迎和拥抱各样的想象与解读。

    王卫的《自然史》有一系列的作品,大多取材一些装饰性图像与日常物,试图将抽离于其历史话语的装饰性图像表达成作品,又或以作品的方式再次把日常物的日常确定下来。以“作品-展示”的形态出现,以及展览册中对其自反地抽离于社会、政治和文化话语背景的试图之浓重说明,这些都恰恰限制了到达“自然”的多样途径:这些实现形式的细节,成为暗中被选择的、这个作品自我合法化的逻辑环节——它使用着其自身反对的话语系统来对自己做界定,如果说《自然史》想达成一部“反历史”,那它也是一部历史内的反历史。

    这让对它的评论反而成为了一幅拼图的最后一角:与《自然史VI》册子里强调意图“让艺术分析者局促不安”恰好相反,对《自然史VI》可能的评论成为了其反历史的历史条件,完整了其所是。

    不然的话,“本来无一物”,何处不自然。

  •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

    与“启动展”相比,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展”太安静了——“启动展”似乎消耗完了人们对这届广州三年展的各种想象;而“主题展”也没有“启动展”时有效成为话题的政治性事件,哪怕在布展策略上更显形式多元——在大型百货中心正佳广场安放作品;剧场作品在广州大剧院演出;使用二维码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最重要的是,主题“见所未见”有着一种并非特例的无效与疲倦感:“见所未见(the unseen)……可以促成与视觉发生直接关系智力活动,特别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延伸出种种与观看、认知和想象相关的丰富内涵”。

    这尤其分散与消耗了数量可观的经典作品一同展出时所带有的历史感。与包括摄于1964年的经典高速摄影作品《子弹穿过苹果》(Bullet and Apple, Harold E Edgerton)、迈克尔•克莱格-马丁( Michael Craig-Martin )的《一棵橡树》( An Oak Tree)以及菲利斯•比亚图( Felice Beato )拍摄的19世纪广州古城系列照片在内众多具有史学价值的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探索议题与形式都更为当代的作品,如台湾艺术家陈界仁的录像装置《幸福大厦I》、香港艺术家梁志河的《强光就如冰雪一般》与日本艺术家藤本由纪夫 (Yukio Fujimoto)的装置作品《空间》。新旧作品在同一时空中的并置,隐含着一个物与符号边界逐渐破裂的线索,其中可见技术变更为形式重组提供了核心的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