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三千世界

左:收藏家彭北辰;右:北京公社的吕静静.

三月十三日,在香港艺术中心汉雅轩《三个艺术世界》新书发布会和论坛上,曾一度引发中国艺术圈热烈讨论的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引用了巴迪欧作为开场:“谈世界这个概念很麻烦,因为巴迪欧说过,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这同一个世界却处于不同的逻辑统治下,只有货币这个普遍等价物统治了我们五百年。如果我们能找到办法推翻货币逻辑的统治,也许就能立刻实现共产主义了。”

巴迪欧的原话到底怎么说的无从查证,但不管如何,陆老师的发言简直既切题又应景。“切题”是因为《三个艺术世界》其实是为去年汉雅轩三十周年展“汉雅一百:偏好”所做的画册,加上包括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约翰·弗得烈·哈托(Johan Frederik Hartle)、 高士明、邱志杰等在内的学者/艺术家撰写的文章,经过一年时间,酝酿出这么一本近500页的大部头作品。陆老师在追问“世界”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复杂性的同时,也不忘反复强调张颂仁收藏在帮助我们反思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应景”是因为再没有比艺术博览会更能让人体会“同一个世界”的暧昧性以及普遍等价物—货币的连接力量。

左:画廊家Waling Boers和M+策展人皮力博士;右:Leo Xu Project的许宇.

是的,艺术没有国界,艺术博览会更没有,巴塞尔尤其没有。从十二日开始,各个画廊、机构在香港的各种开幕、派对、晚宴就已经拉开序幕。几天密集的赶场不仅能消除人对空间界限的感知,甚至连时间界限也变得模糊(西半球的来客们自己也搞不清第二天的眩晕到底是时差还是宿醉)。

但我们的行军其实从广州开始:十二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在维他命新空间“镜花园”个展“我们始终形神一体”开幕。在跟收藏家杨锋、王伟和若干媒体同行一道享用了当地自创粥以后,我们三三两两逛进由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操刀设计的“镜花园”。埃利亚松探讨空间与感知之间关系的作品与基于当地生活形态设计的建筑结合得甚为美好。其中一间完全浸泡在橙黄色灯光里的展厅正中悬挂了一根巨大的铜质指南针。维他命创始人张巍提醒说:“如果看的时间够久,你会发现指南针慢慢消失了。”可是剩下的时间不够看到指南针消失,因为三点的车等着送我们去香港。从房间出来有些晕,预示了接下来二十四小时的整体状态。

左:艺术家松井えり菜;右:艺术家Dinh Q. Le和The Dog House的Johnnie Walker.

从广州到香港只要三个半小时,到六点时我们已经加入了大拨艺术巡游队。从K11 Art Foundation,Pilar Corrias画廊和Leo Xu Projects在chi art space共同策划的群展“泄密的心”开始,接着是排队排到你崩溃的毕打行大楼(高古轩:鲁道夫·斯丁格尔[Rudolf Stingel];汉雅轩:徐龙森;Lehmann Maupin:艾利克斯·普拉格[Alex Prager];Simon Lee: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艺术门:意派系列展),然后步行至附近的马凌画廊:王卫个展“两个房间”把画廊变成了一座人类动物园(地上的香蕉可以捡起来食用)。等我们赶到“M+进行”第八个项目“流动的影像”在铜锣湾Midtown Pop的展场时,策展人已经离开,可观众依然不少。随着M+美术馆收藏日渐壮大,从2012年开始的流动展“M+进行”自然也会更受关注。下楼碰到闞萱,闲谈两句,最后还是赶上了Dinh Q. Le在10号赞善里画廊的开幕,忍不住给自己点赞。

晚上十点,《艺术界》在湾仔著名餐厅the Pawn的Party变成北京艺术圈的接头地点。餐厅所在建筑已有百年历史,据说最近一次内部装修十分失败,不过到底如何失败我们无从得知,因为即便有女孩儿守在楼梯口检查你是否在邀请名单内,二楼有限的空间也容纳不下所有人。拿到酒的都下楼靠着街边栏杆喝了,颇有在北京吃露天羊肉串的熟悉感。我在跟前《艺术界》金牌翻译/现《华尔街日报》驻港记者Ned Levin聊天时UCCA的田霏宇馆长(前《艺术界》主编)突然出现。田馆一脸兴奋,掏出手机张罗合影,却突然变脸:“来,大家都表现得郁闷点儿,因为我们不再为《艺术界》工作了!”

左:上海Bank空间的Mathieu Borysevicz及友人;右:维他命空间创始人/诗人胡昉.

十三日上午,Art HK原始团队另起炉灶牵头的新博览会Art Central,预展在中环新海滨的白色帐篷开幕。为了给晚上的Art Basel留点儿力气,我们只小转了一个半小时。至于这个偏重亚太地区(尤其是香港本土)年轻画廊的博览会能否与Art Basel并肩发展,还要等时间验证。下午因为去了汉雅轩新书发布,没能赶上UCCA和派 (PYE)联合推出的限量版艺术T恤预览,午宴又不在邀请之列,只好请更加VIP的朋友在午宴上帮我们拍了一张Dee Poon(“派”首席执行官)的美照以飨读者。晚上六点到九点的Art Basel私人预展因为时间调整(往年是从中午开始),很多画廊被搞得手忙脚乱,但对于没有生意任务在身的我们而言,今年的展场看起来比去年清爽干净(至少没那么多花朵和骷髅)。

不知道是13日还是星期五的缘故,楼下碰到M+策展人马容元,他丢了手机一脸郁闷:“偏偏选在这个时候。”Heman Chong及时掏出自己备用的iPhone 4进行支援。我和我的朋友运气也好不到哪儿去,我们怀着突然萌生的、抑制不住的想要提前喝一杯的欲望,希望能在展场里找到免费的酒精饮料,却发现俩人的VIP卡显然都不是真的VIP,四处碰壁后只好到永远放着香槟的长征展位试试运气。卢杰慷慨地表示请便,但拿起酒瓶一看才发现里面早空了,不知道是卢老板太渴还是他的客户太渴,或者干脆是生意太好。摊位上两个女孩明显开始翻白眼。最后一线希望落空以后,我们果断决定去湾仔附近711酒吧买啤酒自助。然后,然后,然后我就感冒了……也许是从来没有在五月之外的时间来过香港,我显然醉倒在这个季节香港室内外微妙的温差里了。

左:魔金石的曲科杰和艺术家王卫;右:作家及编辑林昱和艺术家李杰.

因为感冒,只好放弃十三号和十五号在Tolga的Fair Pop-up Club趴体,还错过了巴塞尔艺术总监黄雅君为曹斐ICC灯光装置在香港会展中心露天阳台举办的酒会(但从我住的酒店看ICC看得清清楚楚)。大画廊的饭局和往年一样生人勿进,不在邀请之列的北京艺术圈老友们估计也每天在这座城市某处的潮州鱼蛋粉VVVIP尊贵独享晚宴上打发深夜时光。不过即便没去,微信朋友圈的刷屏也照样保证你能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现实里不能相聚的,网络上可以点赞,所以也没有损失。

因为感冒,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尽管依旧感觉像急行军——以十五日一天为例,上午“M+:流动的影像”牛棚艺术村展场开幕;下午Intelligence²辩论,ParaSite(“土尾的世界”,策展人:康喆明,翁子健),Spring Workshop (“日夜双生”,策展人:李绮敏),北京艺门(Arik Levy)——但身体的不适反而缓解了精神的紧张,注意力倒慢慢回来了。注意力回来以后,眼前出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世界”:汉雅轩的新书叫“三个艺术世界”(据前言介绍,三个世界分别是指:中国传统世界,中国的社会主义世界,全球资本主义世界);作为ParaSite迁址后第一个展览的策展人之一,翁子健坚决认为“土尾的世界”跟汉雅轩的三个世界哪个都不搭配。“他们的三个世界都太主流啦,土尾的世界的土是土到埋进地底下挖都挖不出来的。”他操着一口香港普通话解释道。

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右:收藏家薛冰和维他命空间的张巍.

就连今年Intelligence²辩论的主题“艺术(世)界是不是一个男孩俱乐部?”,解题关键也在于对“艺术(世)界”的定义。艺术界是不是一个男孩俱乐部?答案显而易见(要改变这一现实,就跟陆老师说的推翻货币逻辑统治即刻实现共产主义一样听起来像坦塔洛斯头上的果子),但反方能扭转局势最终完胜,就因为聪明地预料或利用了题目中“(世)界”这个概念里包含的弹性。

博览会内部同样如此。十六号下午最后一场沙龙漫谈题为“反叛的城市”,虽然在搞经济的地盘谈政治基本上最后都会谈成政治正确,但本土艺术家梁宝山抗议伙炭工作室为配合博览会特地把每年一度的公众开放日从一月挪到三月,听来也是言辞恳切。

一个博览会有三千世界,可惜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三天,消化不了的部分都留给酒精冲洗干净,反正老朋友还会再见,2016年的三月,还在会展中心。

左:古根海姆美术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策展人Thomas J. Berghuis和古根海姆美术馆三星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右:UCCA顾问策展人刘秀仪.

左:Shugo Arts画廊总监大柄聪子和策展人秦思源;右:艺术家关小和尉洪磊.

左:艺术家加藤泉,田中英行和策展人长谷川仁美,右:M+总策展人郑道炼及友人.

左:空白空间的田原和艺术家何翔宇;右:艺术家烟囱和温凌.

左:北京艺门画廊的马芝安和艺术家Arik Levy,右:艺术家廖国核.

左:艺术家林载春和曹斐;右:Art Reoriented联合创办人Sam Bardaouil&Till Fellrath.

左:艺术家梁慧圭和张奕满;右:艺术家Issac Julien和M+策展人马容元.

左:作家及编辑白慧怡和奥沙画廊的林茵,右:长征空间的卢杰.

左:艺术家汪建伟夫妇;右:艺术家段建宇.

左:《华尔街日报》驻港记者Ned Levin和艺术家徐渠;右:Art021创始人应青蓝与收藏家William Zhao.

左:Gallery Lelong的Mary Sabatino,收藏家Marx Burger和Monique Burger;右:Galerie Gmurzynska的Mathias Rastorfer.

左:“派”首席执行官Dee Poon;右:艺术家陈维,K11艺术基金会主席郑志刚和艺术家程然.

左:Para Site的康喆明和策展人翁子健,右:Spring Workshop创始人Mimi Brown和策展人李绮敏.

左:哲学家陆兴华;右:汉雅轩《三个艺术世界》新书发布会及研讨会现场.

左:南条俊辅和现代传播董事长邵忠:右:画廊家张颂仁,学者John Rajchman和艺术家徐龙森.

左:画廊家佐谷周吾,艺术家Pio Abad,Paul Pfeiffer和M+ 策展人姚嘉善;右:《艺术界》出版人曹丹和UCCA馆长田霏宇.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