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霍区突然意识到艺术家驻地的管理问题
《纽约时报》记者Christine Haughney报道: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纽约索霍区的阁楼变成了金矿。公司董事会、银行、经纪人和这座城市本身都对在这里工作的艺术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从去年开始,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关于驻地艺术家的法律法规,这也令索霍的味道越来越淡。
谁也说不清为什么会想起给艺术家制定条条框框,虽然这与银行借贷政策的紧缩有关系。
这个法规来源于有着三十年历史的都市规划法,这些法令作用于Canal大街北部将近60个街区的几乎所有业主居住楼。法规允许艺术家占用老工厂作为自己的工作室,但所有艺术家都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而且每个艺术家只能占用一间。
但谁能进入谁不能进入始终都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公众连申请表和那两个审评人员都看不到。
市政府拒绝公开审批原则。文化事务部的女发言人Danai Pointer含糊地说:“很多艺术家和各种艺术门类都可以参加审批。”
从1971年开始,文化事务部批准了大约3400位艺术家进驻这个地区。但是随着阁楼的增加,办理申请手续的人越来越少,这个法律逐渐变得形同虚设。从2003年到2008年,这个部门仅仅批准了164位艺术家,还拒绝了11位。
在2009年,这个部门批准、拒绝了各14位艺术家。今年,到目前为止,有6位被拒绝,14位获得批准。但是,对于申请与拒绝人数的锐减,有关官员也没法做出解释,Pointer说:“申请审批模式和申请人数都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