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苏

  • 熊佳翔

    熊佳翔的个展“雨水与灰尘”在他位于草场地兴达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几间工作室里展开,不同媒介的作品被分隔在四个展厅里,前后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四幕。展览标题中的“灰尘”,直观地显现为第一间展厅地面上铺成长方形的大片灰土,这些灰土来自熊佳翔冬季取暖烧尽的木柴等物料。在这块特殊的“屏幕”上,投影播放着由月食、蹦床、装饰射灯等视频素材拼贴而成的动态影像。对应标题中的另一个意象“雨水”,《水滴》(2023)这件作品被设置在第四展厅,观众需要从小门侧身走入。在这里,四面墙完全被A4尺寸的白纸列阵覆盖,白纸上附着着商业广告拍摄中常用的仿真水滴。踱步其间,不免有身处隔音审讯室或汉白玉地宫的禁闭感。

    按照艺术家设定的观看路径,第二展厅里出现更多具有实用性的材料。整个展厅被一面倾斜的展墙一分为二。墙的正面是一大片弹力布面,上边印有艺术家利用人工智能程序Midjourney生成的室内场景,图像的尺度与真实物件相差无几。艺术家后期对布面的裁剪、拉伸、缝合让这幅由AI生成的中产生活景象变得形态倒错,暴露出平滑图像的遮蔽技术。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斜墙背后的工作室空间,地面上的颜料痕迹、不规则的水渍纹理、四处散落的陶瓷作品(“键盘”系列,2023)共同构成了某种更为轻松的日常情景。这里设有一个黑色壁炉,炉内堆满了用白色A4纸折出的各种表情包形态,仿佛以实体形态呼应着前面AI生成图里那座炉火正旺的虚拟壁炉。整体来说,作为展览第二幕,这间展厅似乎有意通过并置具象和抽象形态——如挂在AI画布墙上的系列绘画“燃烧”(2023)里变形的教皇红袍,以及阴影、字符、化妆品颜料等这些萦绕日常的视觉要素,来重新辨识人们在认知外部世界时可能依赖的路径。

  • 拉斐尔·多梅内克

    或许是得益于早已深入现代生活的图像媒介,又或许是对应于艺术家所移居的美国后工业都市环境(纽约和迈阿密),建筑与出版物两种载体在古巴艺术家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这里几乎天然相通。在北京户尔空间的个展“不确定整体的不完美碎片”上,艺术家展出的主要作品是将图像和文字混合于电线、塑料管道、金属板、木材等工业材质中的空间装置以及出版物。其中每本出版物都有特定的题目与构成。观者可随意翻看,却无需大费周折地去挖掘所谓内涵。拉斐尔·多梅内克将出版物变成集结了大量城市日常印象的微缩建筑物。同样的工作方式也扩展到人居尺度:展厅天花板吊顶上的镂空字形成直接的标语,桌面下几何灯具上的诗歌开始诉说,带有不规则弧形切口的巨型桌面则将展厅的中心彻底打碎。

    在展览期间特别策划的平行项目“合作,为了污染,不为完善”中,策展人杨天歌与贾斯汀·波莱拉(Justin Polera)邀请多组北京的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分四轮对展厅进行了介入。四部分的名称——“洞穴烈风”、“生成中的双个展”、“作为无壳幽灵的楼宇”、“解放”——诗意地回应了多梅内克关于去除创作者主体的愿望。不过,与策展人和艺术家的主观意图相反,在平行项目进行的大部分时间里,多梅内克精心设定的展厅更像是某种结构稳固的载体,自身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挑战。大部分艺术家选择按照多梅内克设定的开放结构和叙事方法,顺势导入自身的创作,将“污染”保持在安全范围以内。例如第三期“23号楼艺术家社区”带来的内容丰富、去中心化的群展,以及第四期艺术家麻剑锋和李昕頔用克制的布景或空间干预,试图让多梅内克平面化的初始设置更加立体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