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翎

  • 陈轴

    和本次陈轴的个展“行旅图”同名的铅笔画长卷挂于展厅中轴墙上,并为整个展览定下基调:在如剧场般的空间内,艺术家分别撷取山水画和超现实主义范式,让景与物的铺排具有了某种流动感。诸多意象的反复出现——如瓶子、人耳、水迹、蜿蜒的裂痕和螺旋曲线等——让通常意义上的“移步换景”变成了对相似景物的反复遭遇。展厅另一头与之相对的是三联画《传说中的缺席》(2022):在画面较中间位置,或直立或倾倒的三个瓶子因其中一瓶后方由铅笔擦痕留下的诡谲阴影而颇具形而上意味;而画面右下角占据墓穴上方的瓶子却显得更写实与可触,瓶身上密密匝匝的纹路凸显的破碎状态与墓穴中暗示的死亡幽微地呼应着,正如画面左方躯体石化的牛与它周围浅浅漾开的水波,都是让可见之物与不可见之物,生与死共存的双重结构。《缺席的在场》(2022)和《幻觉的缺席》(2022)有着相同的尺寸和基本构图:前者中,一只瓶子独自躺在前景,画面偏左上方的黑框里显示出室内环境的不等比例的投影;后者中,两个瓶子出现在黑框背后,并无限贴近它,黑框前有两条缠绕的蛇,一条如裂痕般的细线从框内纵贯而下,细看可以辨认出黑框边缘隐约可见的英文句子:There is no snake in the mirror(镜中无蛇)。瓶子在陈轴的画中是否如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水杯在他的《黑格尔的假期》(1958)中既是容器本身,又以精神客体(mental

  • 张如怡

    张如怡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低声细语”呈现了艺术家受委任创作的二十余件新作,在日常性与工业化的辩证法中编织出一处全新景观。初入展厅,观众首先被空间装置雕塑《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2022)吸引:在这座由金属支架和透明塑料薄膜搭建起来的、类似花圃的半开放结构里,散放着若干更小型的其他作品。塑料薄膜的透明性看似对外部元素来者不拒,却是生长于其中的“生物”实现内部循环的保障。诸如此类的矛盾似乎暗示着艺术家态度上的某种暧昧,就像她在谈及作品标题时所说的,沙漠的极度干燥可以隐喻“自我反观”的冷澈,也可以成为认知的障碍。进入内展厅之前,观众被邀请透过墙上的猫眼窥探嵌入墙体中的小型仙人掌,而退出猫眼视域后,你会在垂直的镜面中遭遇自己作为窥探者的面庞(《短暂的凝视》,2022),这似乎是某种隐秘的提醒:人造景观亦会长久地回望着人。

    内展厅空间在乍看之下给人一种万物齐一的错觉——混凝土,白瓷砖,建筑碎石,网格线,塑料薄膜等元素反复出现,在浇筑某种拼贴美学的同时,也无意间削弱了不同材料之间本应有的异质性和冲突感。比如,《温室一角》(2012)中工业计算纸上的网格线与其后展墙上由瓷砖拼接出来的大量红白纵横轴,让我几乎条件反射般地想起儿时练字的经历。这种普遍存在于同代人身上的肌肉记忆是否会催生相应的审美倾向,进而对理性反思造成无声的侵蚀?角落里的《外机》(2021-2022)则有些诡谲:覆于空调外机顶部的由铜丝编织而成的网片,在机身不停转动的黑色叶轮的对比下,如同一则精简的寓言,指向资本主义商品逻辑下奄奄一息的个体趣味,同时宣告了它们被艺术家重新安置的权力格局。这就像《水渍》(2022)中那不断蒸发并凝结到工业薄膜上的水汽,换个角度看,被困于系统内的也有可能并不是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