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 ART021将举办首届香港展会,暂停深圳展会

    ART021宣布将于今年夏天在香港举办一场新的展会。ART021联合创始人周大为(David Chau)表示,此次展会将有来自中国大陆、中东、全球南方其他地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西和巴基斯坦)以及华人散居地的约80家画廊参展。今年的香港博览会为邀请制,将取代ART021在2021年推出的DnA深圳设计与艺术博览会。

    周大为告诉《南华早报》:“我们仍相信深圳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当在香港举办博览会的机会出现时,我们觉得必须抓住。目前,我们的重点是香港ART021,但这并不排除将来重新考虑深圳DnA的可能性。” 此外,他告诉《艺术新闻》,由于筹备时间仓促,今年展会只能在炎热的夏季举办,希望来年能移至秋季。

    ART021将继续运营自2013年起在上海创办的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以及2018年成立于北京的JINGART艺览北京。

    阅读全文
  • 加文·布朗将画廊档案捐赠予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

    曾在纽约经营同名画廊的加文·布朗(Gavin Brown)将画廊档案赠予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CCS Bard)。布朗目前是格莱斯顿画廊(Gladstone Gallery)的合伙人,他将把经营加文·布朗画廊(Gavin Brown's Enterprise)的26年间积累的所有资料,包括展览图录、画廊文件以及艺术家作品档案全部捐赠给巴德学院。目前格莱斯顿画廊代理的部分艺术家是由布朗在关闭自己的画廊后带来的,曾在他的画廊展出过的知名艺术家包括拉托雅·鲁比·弗雷泽(LaToya Ruby Frazier)、阿瑟·贾法(Arthur Jafa)、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琼·乔纳斯(Joan Jonas)、马克·莱基(Mark Leckey)、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Sturtevant和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

    画廊档案中的许多物品将在巴德学院赫塞尔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开始合理”(Start Making Sense)中展出,展览将于6月22日至10月20日举行,主要探讨90年代后画廊主、策展人和艺术家为艺术注入意义的方式。

    除了布朗之外,还有其他几位艺术界名人也曾向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捐赠档案,包括艺术史学家埃迪·钱伯斯(Eddie Chambers)、纽约知名艺术经纪人科林·德·兰德(Colin de

    阅读全文
  • 德国博物馆员工擅自将自己的画作挂进展厅后被解雇

    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Pinakothek der Moderne)一名51岁的工作人员将自己的画作挂在博物馆的一个展厅后被解雇。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艺术家在博物馆的技术服务部门工作。今年2月,他在博物馆非公众开放时间协助安装一个建筑展览,期间他进入一个现当代艺术展厅,借助随身携带的工具,他在墙上钻了两个小洞,将自己一幅约2×4英尺的画作挂在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作品旁,安装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发现。

    据首先公开此事的《南德意志报》的报道,警方认定,这名博物馆员工做出如此违规行为是因为“想要实现自己的艺术突破”。不幸的是,他的作品在博物馆开馆后几小时内就被发现,并在下午6点闭馆后立即被取下。一位博物馆发言人告诉《卫报》,为了防止模仿行为的发生,该机构不会公开有关艺术家身份和画作风格的细节,并进一步指出,博物馆并没有收到观众对这幅画的任何“积极反馈”。

    据报道,这名工作人员受到了同事的尊重,博物馆除了解雇他,还对他提起了刑事诉讼,指控他在悬挂作品时钻孔,故意损坏公共财产。此外,他还被禁止再次进入该机构。

    阅读全文
  • 黎光顶(1968-2024)

    越南出生的多媒体艺术家黎光顶(Dinh Q. Lê)4月6日在胡志明市的家中因中风去世,享年56岁。黎光顶的作品多探讨越南战争造成的创伤,创作媒介涵盖摄影、录像、雕塑和装置艺术。他常探索其祖先以及他个人作为越南裔美籍同性恋者的经历和视角,创作出具有巨大情感力量的作品。他的大部分作品批判了美国对越战的看法,讨论冲突中产生的身份和历史问题,包括刻板印象、审查、移民和剥削。他曾在2013年告诉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佐伊·巴特(Zoe Butt):“我们迫切需要解脱束缚的集体记忆表达方式,很多人都在积极构建这些叙事,而我选择通过艺术来参与。”

    黎光顶1968年出生于越南河仙市。小时候,他和父亲一起目睹了美国飞机对家乡的轰炸。1975年西贡沦陷,1978年柬埔寨红色高棉入侵越南,黎和家人乘船逃往泰国,最终在洛杉矶定居,他和六个兄弟姐妹由母亲抚养长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获得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艺术学士学位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后,黎回到越南定居。

    黎光顶的早期创作包括大型摄影拼贴作品,他将照片条以她姑姑制作草垫的方式编织在一起。黎使用的素材包括越南艺术和建筑的照片、战争纪录片以及好莱坞越战电影(如《现代启示录》)的静帧图片。巴里·施瓦布斯基(Barry Schwabsky)曾在1999年的一期《艺术论坛》上写道:“在黎光顶的这些作品中,很多东西都取决于观者的视角。”

    阅读全文
  • Marlborough画廊宣布关闭

    在纽约、伦敦、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均设有空间的Marlborough画廊在经营了近80年后宣布即将结束业务。画廊将于6月停止代理艺术家和遗产,并结束所有展览计划,预计将出售所有剩余库存,部分收益将捐赠给支持当代艺术家的非营利组织。Marlborough画廊没有给出任何关闭理由,但在此之前,画廊经历了家庭纠纷、疫情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财政压力,以及两位明星艺术家弗兰克·奥尔巴赫(Frank Auerbach)和葆拉·雷戈(Paula Rego)的离开。

    Marlborough画廊被认为是最早的大型画廊之一,由弗兰克·劳埃德(Frank Lloyd)和哈里·费舍(Harry Fischer)于1946年在伦敦创立,之后大卫·萨默塞特(David Somerset)加入了他们。1963年,画廊纽约空间开幕。Marlborough画廊最初以展示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作品闻名,之后相继关注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战后英国当代艺术家和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

    早在2020年,Marlborough画廊就曾考虑关闭,当时董事会解雇了时任总裁马克斯·莱维(Max Levai),指责他和他的父亲皮埃尔·莱维(Pierre Levai,也是弗兰克·劳埃德的侄子)管理不善。马克斯和画廊互相起诉,但最终撤诉。

    除了数以千计的艺术品(包括纸上作品、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总价值约2.5亿美元)外,画廊还将出售其在美国、英国和西班牙持有的房产。

    阅读全文
  • 张照堂(1943-2024)

    台湾摄影艺术家张照堂于2024年4月2日辞世,享年81岁。他的创作领域横跨摄影、电视、电影、纪录片、实验电影等视觉艺术,并常年投身编辑、策展与影像教育,曾获颁国家文艺奖、行政院文化奖、金马奖终身成就奖与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杰出贡献奖。

    张照堂1943年出生于台北板桥,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学系。1965年,他与郑桑溪举行“现代摄影双人展”,其视觉风格颖异的作品有别于主流的沙龙传统而引发注目讨论。其后,他陆续参加“现代诗展”(1966年)、《剧场》季刊于1967年举办的实验短片展,以及“不定型”展(1967年),持续追求前卫的艺术表现。

    1968年起,张照堂开始在中视担任摄影记者,参与制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纪录专题片。其中作品《古厝》与《王船祭典》分别获颁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及金钟奖最佳摄影与剪接奖。除了纪录片制作外,张照堂也担任剧情片的摄影,作品包括1973年的《再见中国》(唐书璇执导),以及1984年的《杀夫》(曾壮祥执导)、《唐朝绮丽男》(邱刚健执导)与《淡水最后列车》(柯一正执导)。

    同时,他持续从事静态摄影创作,并参与编辑出版与展览策划。他参与撰写和编辑的出版物包括《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写实风貌》(1988年)、《台湾摄影家群象》丛书(1989年)等。其主要影像作品集包括《岁月风景》(2010年)、《岁月印样》(2010年)、《岁月照堂》(2013年)与《岁月・定格——张照堂》(2017年)等。

    阅读全文
  • 金·科纳蒂被任命为惠特尼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宣布任命金·科纳蒂(Kim Conaty)为首席策展人,4月8日起生效。自2017年起,科纳蒂一直在该机构担任绘画和版画策展人。去年秋天,前首席策展人斯科特·罗斯科普夫(Scott Rothkopf)接替了离职的亚当·温伯格(Adam Weinberg)担任馆长,科纳蒂填补了他留下的职位空缺。在新的岗位上,科纳蒂将负责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和购藏,以及展览和修复工作。

    在向《纽约时报》谈及科纳蒂的任命时,罗斯科普夫坦率地表示:“在任命金的时候,重要的是考虑到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敏锐性和智识上的复杂性,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个时代。对于像惠特尼这样一个致力于当代艺术和理念的博物馆来说,这些都是关键的特质。”

    在惠特尼工作期间,科纳蒂曾策划了广受赞誉的展览“爱德华·霍珀的纽约”(Edward Hopper’s New York,2022),露丝·阿萨瓦(Ruth Asawa)和玛丽·科斯(Mary Corse)的大型个展,以及群展“平凡无奇:日常静物版画”(Nothing Is So Humble: Prints from Everyday Objects)。她还参与领导了博物馆藏品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在来到惠特尼之前,科纳蒂曾担任布兰迪斯大学罗斯美术馆(Rose Art Museum at Brandeis

    阅读全文
  • 博纳文图尔·索贝亨·恩迪孔被任命为2025年圣保罗双年展总策展人

    圣保罗双年展组织方宣布,策展人、作家博纳文图尔·索贝亨·恩迪孔(Bonaventure Soh Bejeng Ndikung)将担任2025年下半年举办的第36届圣保罗双年展总策展人。出生于喀麦隆的恩迪孔自2023年1月起担任柏林世界文化宫(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HKW)馆长兼首席策展人。恩迪孔拥有医学生物技术博士学位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后学位,同时也是柏林白湖艺术学院空间策略硕士课程的教授。

    在来到HKW之前,恩迪孔是柏林著名艺术空间Savvy Contemporary的创始总监。2020年,他被授予柏林最高荣誉柏林功绩勋章(Order of Merit of Berlin),以表彰他对当地艺术界做出的贡献。恩迪孔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双年展策展人。2022年和2019年,他担任了“巴马科邂逅”(Bamako Encounters)非洲摄影双年展的艺术总监。他也曾担任2020年荷兰Sonsbeek国际当代艺术展艺术总监,并于2019年参与策划了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芬兰馆。2017年,他担任了由亚当·茲姆茨克(Adam Szymczyk)策划的备受关注的第14届文献展的特约策展人。

    阅读全文
  • 谭雪被任命为慕尼黑艺术之家首席策展人

    来自香港的策展人和写作者谭雪被任命为慕尼黑艺术之家(Haus der Kunst)新任项目与展览总监兼首席策展人。她接替了艾玛·恩德比(Emma Enderby)的职位,后者将于四月起担任柏林KW当代艺术中心(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艺术总监。谭雪自2015年起担任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的创始高级策展人,她将于今年6月履新。

    艺术之家艺术总监安德烈·里索尼(Andrea Lissoni)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我很高兴能与谭雪展开合作,她将为艺术之家带来关于亚洲地区以及跨学科当代艺术实践的深厚知识和经验,而这正是艺术之家令人兴奋的转型核心所在。”

    在大馆任职期间,谭雪负责展览和特别项目,策划现场和多媒体活动,委托创作新作品,并组织音乐活动、讲座和放映。她策划的艺术家个展包括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曹斐、潘岱静、玛丽亚·哈萨比(Maria Hassabi)和蒂诺·塞加尔(Tino Sehgal)。此外,她还策划了以性别、生态和技术为主题的群展。谭雪还曾与纽约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Bard CCS)和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合作策划展览。

    阅读全文
  • 香奈儿文化基金会公布2024年Next Prize获奖者

    香奈儿文化基金会(CHANEL Culture Fund)公布了第二届香奈儿国际文化艺术奖Next Prize的获奖名单。这个两年一度的奖项每届授予十位重新定义艺术领域的当代艺术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0万欧元的资助,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实现自己最具雄心的艺术项目。他们还将获得为期两年的指导和交流计划,由包括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在内的全球文化合作伙伴协助实施。

    今年的十位获奖艺术家为:托里亚·阿斯塔希什维利(Tolia Astakhishvili),出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现居柏林和第比利斯,跨学科艺术家,主要从事装置艺术创作;坎特米尔·巴拉戈夫(Kantemir Balagov),出生于俄罗斯,现居美国洛杉矶,视觉艺术家和影像制作者;欧娜·多尔蒂(Oona Doherty),出生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现居法国马赛,当代舞蹈编舞;萨姆·恩(Sam Eng),出生于纽约,现居纽约,独立游戏开发者,从事视觉艺术与游戏设计交叉创作;何子彦(Ho Tzu Nyen),出生于新加坡,现居新加坡,跨学科艺术家,从事动画、影像和装置艺术创作;福克斯·马克西(Fox Maxy),出生定居于美国圣地亚哥,视觉艺术家和导演;卡梅·阿耶瓦(Camae Ayewa),出生定居于美国,音乐人、诗人和视觉艺术家;达尔顿·保拉(Dalton Paula,出生于巴西利亚,现居巴西戈亚尼亚,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安娜·索瓦尔德斯多蒂尔(Anna

    阅读全文
  • 尼古拉斯·库里南被任命为大英博物馆馆长

    艺术史学家尼古拉斯·库里南(Nicholas Cullinan)被任命为大英博物馆新任馆长。库里南自2015年起担任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馆长,他将于今夏履新,接替去年8月因馆内盗窃争议提前辞职的哈特维格·费舍尔(Hartwig Fischer)。

    大英博物馆主席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在一份声明中写道:“理事会选择尼古拉斯·库里南(Nicholas Cullinan)担任大英博物馆的新馆长,因为他拥有久经考验的领导力且能为博物馆的明天带来巨大潜力。”奥斯本还对临时馆长马克·琼斯(Mark Jones)表示感谢,他在去年10月宣布博物馆将对全部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以防止盗窃行为再次发生。

    库里南上任后将面临繁重的工作。除了处理疑似内部盗窃案的持续影响外,他还需要应对希腊对博物馆归还馆藏帕台农神庙大理石浮雕日益增长的呼声,以及来自全球多个地区对博物馆归还贝宁青铜器的请求。此外,大英博物馆与英国石油公司(BP)的关系也备受争议。去年夏天,博物馆曾被认为与该公司断绝了关系,但现在看来,这种关系依然如故,因为BP为博物馆即将进行的翻新工程提供了部分资金。

    阅读全文
  • 理查德·塞拉(1938-2024)

    雕塑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于3月26日在纽约家中因肺炎去世,享年85岁。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塞拉以他的巨型雕塑分裂了公共空间和公众观点,将走近的观众引导至它们巨大的形态内部和周围,引发直观的反应。安东尼·拜特(Anthony Byrt)在2008年发表于《艺术论坛》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理查德·塞拉的雕塑给人带来兴奋感并不是因为它们看似随时可能倒塌,而是因为它们以微妙的方式站立着,以及塞拉设法为站在它们周围的我们创造新的经验”。

    理查德·塞拉于1938年11月2日出生于旧金山,父亲是来自西班牙马略卡岛的管道工,母亲是来自敖德萨的俄罗斯犹太人,他是家中的长子。四岁生日那天,父亲带他去造船厂观看一艘油轮下水。当沉重的船只看似毫不费力地漂浮在水面时,所有的重量似乎都消失了,这一幕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3年,他告诉《BOMB》杂志的大卫·塞德纳(David Seidner):“我需要的所有原材料都包含在这段记忆中”。15岁时,塞拉开始在钢铁厂打暑期工。在母亲的鼓励下,他从小就不停地画画,但在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英语文学,他先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之后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他在圣巴巴拉学习时师从画家霍华德·沃肖(Howard Warshaw),在他的建议下,他向耶鲁大学提交了一系列绘画作品,随后被该校的艺术专业录取,在那里他与同学布莱斯·马登(Brice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