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0 results for: 龚彦
“青策计划2024”大奖公布获选策展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2月20日宣布,李晓晴、周楚策划的展览“小节线内的抽屉”获得本届“青策计划”大奖,两位策展人将获得5万元人民币用于项目所关注议题的持续研究。
“青策计划2024”大奖自2024年6月22日展览开幕即开启票选,2024年11月10日展览正式闭幕。在近5个月的展期中,共收到8位专家评审、4所院校评审、4家媒体评审、2496位大众评审的投票。8位专家评审为:丁乙、费大为、林天苗、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公布“希克奖2025”入围艺术家名单
M+公布入围第三届希克奖的六位艺术家名单,包括:毕蓉蓉(1982年生于宁波,现工作于上海)、何锐安(1990年生于新加坡,现工作于新加坡)、许家维(1983年生于台中,现工作于台北)、刘慧德(1987年生于澳门,现工作于纽约及澳门)、潘岱静(1991年生于贵阳,现工作于柏林),以及黄炳(1984年生于香港,现工作于香港)。入围艺术家将参与2025年9月在M+开幕的“希克奖2025”展览,奖项最终得主将于2025年12月公布。
第16届文献展取消艺术总监行为准则
卡塞尔文献展组织方表示,第16届文献展的筹备工作正继续进行,但今年将不会设定艺术总监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这一声明与文献展监事会在第15届文献展结束后任命的专家顾问团提出的建议之一相矛盾。
2022年第15届文献展受反犹主义指控的影响,在举办期间部分艺术家和顾问宣布退出,长期担任总监的萨宾·肖曼(Sabine
“青策计划2023”公布获选策展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3月15日宣布,策展人李嘉文、张嘉伟策划的展览“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获得本届“青策计划”大奖,两位策展人将获得5万元人民币用于项目所关注议题的持续研究。
“青策计划2023”大奖自2023年11月9日展览开幕即开启票选,2024年2月18日展览正式闭幕。在近4个月的展期中,共收到5位专家评审、4所院校评审、4家媒体评审、2350位大众评审的投票。5位专家评审为:费大为、龚彦、林天苗、马克·维格利(Mark
第16届文献展遴选委员会集体辞职
继以色列艺术家布拉查·利希滕贝格·埃廷格(Bracha Lichtenberg Ettinger)和印度诗人兰吉特·霍斯科特(Ranjit Hoskoté)从负责挑选第16届文献展艺术总监的遴选委员会辞职几天后,委员会的其余四名成员也宣布辞职,给2027年文献展的未来蒙上一层迷雾。包括西蒙·恩贾米(Simon Njami)、龚彦、凯瑟琳·隆伯格(Kathrin
M+公布第二届希克奖入围艺术家名单
M+公布入围第二届希克奖的六位艺术家名单,包括:范加(Jes Fan,生于1990年,现生活及工作于香港及纽约)、苗颖(生于1985年,现生活及工作于纽约)、王拓(生于1984年,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谢南星(生于1970年,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及成都)、杨沛铿(Trevor Yeung,生于1988年,现生活及工作于香港),以及于吉(生于1985年,现生活及工作于柏林)。
PSA揭晓“青策计划2021”获选方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10月22日举行“青策计划2021”方案终评,最终获选的两组展览方案分别是贾芷涵、秦可纯的“未有名目的言说”和印帅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科幻考古学”。
“青策计划
-
PSA揭晓“青策计划2019”获选方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7月6日召开发布会,揭晓“青策计划2019”获选的两组策展方案,分别是沈宸、王欢的“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和张营营的“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
今年的“青策计划”有两项重大赛制更新。其一:最终落成展览的场所从
-
首届希克奖公布入围艺术家名单
3月2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M+公布了入围首届希克奖的六位艺术家名单,他们是:胡晓媛、梁硕、林一林、沈莘、陶辉和杨嘉辉。
这六位艺术家将于2019年12月6日至2020年4月13日期间在西九文化区M+展亭展出过往两年的作品,展览将由M+视觉艺术希克资深策展人皮力博士策划。最终评选结果将于2020年1月公布,获奖艺术家将被授予50万港元奖金,其他五位入围艺术家将各获得10万港元奖金以鼓励他们的未来创作。
安全起见
寒暄用语也必须时时更新;将上海和北京进行一番比较的破冰方式曾经很流行,但在今年的上海非官方艺术周期间却突然过时了。这一次,中国首都的名字仅仅在与艺术家玛格丽特·李(Margaret Lee)和艾莉森·卡兹(Allison
-
M+宣布成立希克奖
本周,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于北京举办的发布会上宣布将设立希克奖(Sigg Prize)。希克奖每两年举办一届,该奖项直接延续了1997年由乌利·希克(Uli Sigg)创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以表彰大中华地区的当代艺术实践。首届希克奖的提名艺术家名单将于2019年3月公布。最终获奖者将获得50万港元的奖金,其他五位入围艺术家将各获得10万港元奖金以鼓励他们的未来创作,这使希克奖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奖金额度最高的奖项。另外,希克评论奖——前身为2007年设立的
-
PSA揭晓“青策计划2018”获选方案
周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召开发布会揭晓了获选“青策计划2018”的两组策展方案,他们为吕凝珏、李静秋、任心怡的“有毒”,陈子澂、张瀞尹的“林中的树倒下而没有人在”。
今年的“青策计划”共收到稿件89份,有效方案61份,入围终评方案8份。在有效方案中,共有43组申请者选择联合递交策展方案,其中包括所有8组入围方案。据悉,来自建筑、设计、新媒体、戏剧专业背景的申请者比例在今年明显增加。
2017年年度最佳
1 “鬼怪与幽灵——历史的影子”(Ghosts and Spectres——Shadows of History),新加坡NTU当代艺术中心,Ute Meta Bauer和Khim Ong策展.
鬼魂常用以比喻无人谈及或哀悼的历史创伤。展览中的作品用此手法指向亚洲战后历史的内伤,表述这些记忆中的幽灵。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Ho Tzu-
PSA“青策计划2017”获奖方案公布,“甜蜜的家”获第一名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7月6日召开发布会,公布了“青策计划2017”招募的获奖策展方案。获得第一名的是家庭妇女讨论群(莫万莉、姚微微、邓圆也)的“甜蜜的家”,展览将考察妇女在家庭中的身份和角色。第二名为冯立星、史纪和吴有的方案“I-N-D-E-X 索-引”,第三名由冯安怡和吕斯乔的“光源度假村”获得。
-
PSA公布2017年青策计划评委名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7日下午召开发布会,PSA馆长龚彦、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CEO雷内·洛朗索、法国驻上海领事处文化领事费保罗依次发言。龚彦公布了本次“青策计划”的评审委员会,除了PSA的学术委员会成员霍米·巴巴、克里斯·德尔康、丁乙、费大为、冯原、高士明、龚彦、侯瀚如、马克·维格利以外,还包括了特邀评委张培力和客座评委雷内·洛朗索。
-
第四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在上海启动
2日下午,第四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组委会宣布了今年的新赛规、奖金制度和国际评审团构成。与过去三届不同的是,新一年的国际艺术评论奖要求投稿稿件为从未对外发布的全新评论文章。与此同时,获奖者则将增加至4位,包括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奖金也大幅度增加,一等奖奖金将获得80000元人民币及一次上海或伦敦的短期驻留,二等奖将分别获得30000元人民币。
野上海
上周我在上海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特朗普时代的到来。虽然美国大选在大洋此岸同样引起了反响,但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只是小小震动。毕竟,中国及其过热的艺术市场距离这场风暴中心有万里之遥——即便特朗普以非常否定的态度反复提及“Shyna”,证明中国处在他的关注范围中心。
就在不久之前,拥有大量的艺术家工作室,地下运动及展览空间的北京还稳居中
-
PSA“青策计划2016”优胜方案揭晓
2016年6月26日上午,“青年策展人计划”终评会议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现场参与终评的评委由部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克里斯·德尔康、丁乙、侯瀚如、冯原、李旭、高士明、龚彦),以及一位特邀评委(徐文瑞)组成。
“青策计划
龚彦:2015年度最佳展览
阅读展览的时代,观点如絮,信息如雪,观看、身体、思考如三道式分食。也许,该让那个寄宿在大脑里的编辑歇会儿,让身体带领我们走进一栋建筑,一张相片。你会发现,这里并非是物的收容所,它正生产着内容,它本身就是一个观看机制。
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发生在日本西北部一个古时被笑称为冷到连老婆也讨不到的地方,今年已是第五届。近二十载的耕耘,创始团队已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评选结果揭晓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优胜方案于2015年6月10日出炉。优胜方案以票数排列分别为:
1、姚梦溪、张涵露《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
2、陈陈陈、林书传《亚自由》
3、张未、袁文珊《时间病:控制时间的都被时间控制》本届“青策计划”评委会由部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栗宪庭、张永和、克里斯•德尔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