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卡·鲍尔珊 | Erika Balsom

  • 克里斯·肯尼迪(Chris Kennedy)的《小心侦探》

    提到Reddit,一般先想到的应该是“想问就问”(Ask Me Anything)访谈系列,再不然就是“/r/TheDonald or /r/TheRedPill”的另类右翼发泄口。在克里斯·肯尼迪(Chris Kennedy)的16毫米无声电影《小心侦探》(Watching the Detectives,2017)里,这个网站变成了另一种模样:在这里,真相宣称(truth claims)实时并且跨越距离地生成又解体,而且常常毫无事实依据。

    肯尼迪的电影从一条推特开始——“此城心中无爱,大家注意安全”——随后出现的就是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的影像,这次事件中有三人丧生,260人受伤。发出这条推特的账号是@J_tsar,这个账号属于乔卡·沙尼耶夫(Dzhokhar Tsarnaev)——一位吉尔吉斯斯坦裔美国人,他和他的兄弟塔米尔南·沙尼耶夫(Tamerlan Tsarnaev)一起制造了这次的爆炸案;他在推特中援引了伊斯兰教信仰。影片其余的部分长36分钟,包括从Reddit上截取并且重新格式化的影像素材,以及在爆炸发生后马上出现的4chan发布,都是从电子通讯的汪洋大海里打捞出来并且用一种观察者式的单调加以再-呈现。胶片颗粒带来的现场感在数码图像的平滑映衬下显得有些古怪,也成为了一种视觉上的提示——这些材料是如何从其原本语境的时间和物质特定中抽象出来的。在肯尼迪细心编排的,Reddit“侦探”检视照片,粗略标注并用它们来锁定嫌犯,动用种族归纳(racial

  •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

    俯视着那些浴巾上或仰或卧的真实的肉体,我感到一阵奇异的非现实感扑面而来——当虚构是强有力的又并非一切皆能以虚构概括,这种感觉才会出现。视野中大约有二十几人,有人在往身上涂抹防晒乳液,以便挡住那个假的太阳的直射,同时又在用手机往真实世界发送着信息,人造的海滩上人们慵懒地横躺着,但也有人真的试图让那只脾气很坏的狗安静下来,并且照管着那几个引发了狗狂吠的孩子。这其中有些人是志愿者,他们所做的就是在一件艺术作品里休息一天。而演员们则会循环地开始歌唱,歌词内容关乎旅游业、过劳、环境灾难,关乎生活里的小烦恼和爱。

    在《太阳与海洋(码头)》(Sun & Sea [Marina],2019)里,一个伤痕累累的星球上的慵懒夏日午后场景无尽地展开。这件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立陶宛馆的作品由Lucia Pietroiusti策划,导演Rugilė Barzdžiukaitė、作家Vaiva Grainytė以及作曲家Lina Lapelytė共同合作,获得了该届双年展的金狮奖。歌词中不乏气候变化令人忧心的征兆,无论是藻华现象还是在温暖的十二月气候中反常出现的鸡油菌,都被编织进日常生活的肌理中。观众只能站在高处越过栏杆观看这幕传达集体情绪的“活人画”——这个建筑是从军械库延伸过来的人工河上的一处旧海军仓库。我们是观察者,而非参与者。隔着这样的距离,海滩幻象中那种致幻的效果加剧了,把户外等待进场的长队和冷雨都隔绝在外。我们被从这个场景中挪除了——也从我们自身的当下中挪除了——由此才可以更好地看到它,了解它。

  • 他人的生活

    詹姆斯·班宁(James Benning)曾说,当他在1970年代初刚开始拍电影时,他“就像一个民间艺术家”。虽然他后来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完成了艺术硕士学位,但他最开始接触影像媒介时并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艺术或电影训练,倒是拿着两个数学学位。艺评人们常常用班宁的这一教育背景来解释他著名的16毫米电影如何如何严谨,例如由十段各十分钟的拍摄南加州天空的静态镜头组成的《十面天》(TEN SKIES,2004),以及由60个各持续一分钟的拍摄密尔沃基附近工业景观的远景镜头组成的《布吉伍吉单程路》(One Way Boogie Woogie,1977)。是的,班宁喜欢基于规则的系统,但必须说,他并不是喜欢规则本身。他在形式上的精准性从不是形式主义的,而是一种控制变量和锐化视角的方式,是在约束中寻找自由。五十年来,班宁通过对光线和时间的专业操纵,记述美国的霸权和反霸权,给予殖民、种族暴力、土地使用和无归属感历史以非常规的形态。虽然班宁的电影回避了表现性,但它们仍保持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与他的一生和他的执念密不可分。

    他的最新作品也不例外,《地点》(PLACE

  • 电影:2022年最佳

    艾丽卡·鲍尔珊(Erika Balsom)是伦敦国王学院电影研究系资深讲师。

    1.终于,电影!法国的艺术、图像和表演(1833-1907“ENFIN LE CINÉMA! ARTS, IMAGES, ET SPECTACLES EN FRANCE [1833–1907](巴黎奥塞博物馆,由多米尼克·帕尼 [Dominique Païni]、保罗·佩兰 [Paul Perrin]和玛丽·罗伯特 [Marie Robert]策划)

    这个里程碑式的展览探讨了电影的兴起,不是作为机器的电影,而是作为一种非常现代的观察世界的方式的电影。展览的博学性、创造性以及展品的规模令人惊叹,如果能对电影与殖民主义之间的纠葛给予更多关注,则会更加锦上添花。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为展览联合主办方。

    2. 《穆岑巴赫》(MUTZENBACHER(导演:鲁特·贝克曼 [Ruth Beckermann]

    贝克曼通过一个简单的手法达到了复杂的目的:导演宣称要以1906年出版的一本“自传体”情色小说的主人公约瑟芬·穆岑巴赫(Josephine Mutzenbacher)为主题拍摄一部电影,为了选角发出演员招募公告,最后呈现的就是导演与前来参加试镜的不同男性互动的过程。这部片为当今关于性的两极化辩论提供了丰富而细致的回应。

    3. 《圣奥梅尔》(SAINT OMER(导演:爱丽丝·迪欧普

  • 荧幕时代:影像的过去与未来

    任何对英国实验电视史感兴趣的人难免都会听过一个熟悉的说法:它始于1982年第四频道(Channel 4)的出现。这个频道成立时致力创新,并承诺要触及少数群体观众。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内,第四频道的独立电影和影像部门(Independent Film and Video Department)花费了5000万英镑。根据策划编辑罗德·斯通曼(Rod Stoneman)1992年的说法,这些钱“用来制作一系列政治和个人纪录片,实验、公共和社区节目,低成本虚构和第三世界电影”。因此,这个频道成为了一个传奇。忘掉今天所有关于“优质电视节目”的讨论吧,早年的第四频道才真正配得上这个标签。

    但一条老规仍适用于此:事情诞生之时往往并非其真正的开始。今年一月,伦敦备受好评的非营利性画廊Raven Row在关闭五年后重新开放,首场展览即揭开了英国激进广播电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时刻——它甚至早于第四频道时代,并预示了其精神的方方面面。这场由洛里·E·艾伦(Lori E. Allen)、威廉·福勒(William Fowler)、马修·哈勒(Matthew Harle)和亚历克斯·塞恩斯伯里(Alex Sainsbury)策划的“人民制作电视”(People Make Television)展览回顾了英国70年代在公共电视方面的首次尝试。展览的空间设计考虑了日常观看电视的经验,各个展厅仿若客厅,布置了多个观影站,观众能以不同的方式浏览近90个小时的影像素材。让人欣慰的是,展览中没有与时代不符的投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