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antha Kuok Leese

  • “.com/.cn”

    我们在讨论后英特网艺术的时候,我们指的到底是什么?对于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和彼得·埃里(Peter Eleey)来说,这在部分意义上是个地理问题。此次展览上,他们挑选了来自中国和西方艺术家的十八件作品,探讨地域差异和多样性如何受到数码时代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当代艺术实践。

    本次展览代表K11艺术基金会和MoMA PS1之间长期研究合作关系里的第一步尝试。不少作品——从王欣的虚拟现实装置《这个画廊》(2014-)到奥利弗·佩恩(Oliver Payne)经典的视错觉壁画《无题(入口绘画)》(2017)——似乎都在数码和模拟领域的中间点上寻找形式与主题。在亚历山德拉·多曼诺维克(Aleksandra Domanović)的影片《From Yu to Me》(2013-14),域名.yu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遗迹,它属于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南斯拉夫,也是多曼诺维克出生的地方。艺术家提醒我们在一个民族主义紧缩时代普世化系统的脆弱性。劳拉·欧文斯(Laura Owens)2015年未命名的一件丝网印刷作品以二十世纪早期的一幅卡通画为材料,画中主人公是现代无线电和无线通信技术奠基人尼古拉·特斯拉,内容则是在讽刺这位发明家关于“全球无线系统”(World Wireless

  • 迈克尔‧艾尔米塔什

    肯尼亚出生的艺术家迈克尔‧艾尔米塔什(Michael Armitage)十三岁时曾在内罗毕的一家电影院外看到这样一个奇异的画面:一个脖子上套着轮胎、赤身裸体的男人,在街上被一大群动用私刑的暴徒穷追不舍。《火项链》(Necklacing,所有作品都创作于2016年)描绘了艾尔米塔什对这个被追赶的男人的记忆,画中的他转过头来,长着一张小丑的面孔。这幅滑稽并给予观众强烈震撼的肖像画表面有两条接缝线。艾尔米塔什用乌干达的Lubugo树皮布作为画布,这种布一般是用来制作部族领袖或是祭祀服饰的。绷画布时这种材料会自然地裂开。

    其它几件作品都涉及一种源自坦桑尼亚海岸,名为“Baikoko”的露骨舞蹈。 在《Mwachema河河口的Baikoko》(Baikoko at the Mouth of the Mwachema River)这幅画中,舞者仿佛悬浮在地面上。这种仅由女性表演的狂热舞蹈,目前正面临着政府日趋严厉的审查。《奇异的果实》(Strange Fruit)的灵感则来源于肯尼亚的一则当地新闻,一名男子由于被指控使用巫术而遭暴民杀害,其妻亦继而自杀。画作采用了从下向上的仰视视角,穿过树荫,我们看到一双女子的脚悬晃于树桠之间。作品的标题来自一首抗议私刑的著名歌曲,微妙地加重了此场景的恐怖感。

    该展览提供了一种针对当代东非性别、生存等话题展开的古怪而富有同情心的研究。这些作品中包含着一种情感的二元性——对于艾尔米塔什来说,他再现的社会既有瑕疵,又无比神圣,就如同他使用的画布一样。

  • 采访 INTERVIEWS 2016.08.08

    李杰

    李杰(Lee Kit)是一名生于香港、现居台北的多媒体艺术家。他2013年代表香港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他的新作目前在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的展览“屏住呼吸,翩翩起舞”(Hold your breath, dance slowly)中展出。这也是他在美国的首场美术馆个展。在本文中,李杰讲述了他在明尼阿波利斯为期三周的驻留、他创作实践里的政治,以及他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一件场域特定的视频作品和绘画装置《你的每个颜色》(Every Colour You Are,2016)。本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0月9日。

    实话讲,我没办法感受美国。当然,我读过关于美国的新闻,知道很多关于美国的事情。我也知道他们有种族歧视。比如,在明尼阿波利斯,我在街上走着走着就有人冲我说:“中国猪”。当时我并没有感到太惊讶,因为在这之前,我已经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有所了解。除了这方面的问题以外,我还挺喜欢明尼阿波利斯的。我住在河边。那里很安静。

    当我在沃克做这个展览的时候,我在思考一种非个人的爱。我对政治的兴趣远胜过我对艺术的兴趣,但是我一般不在作品里表达政治立场。我尽量不去表达。我不相信政治化的艺术,但是我相信艺术实践本身可以是具有政治性的。艺术不能改变一切。它是很单纯的。

    为什么没有人谈论爱,却总是有人谈论恨?对我来说,政治是一个由感情组成的星座。比如,我恨梁振英,我想把他杀了。

  • 安东尼·葛姆雷

    香港近期展出的公共艺术项目普遍呈现出欢快愉悦的姿态——从2013年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亮相的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的巨型充气装置“大黄鸭”,到2014年保罗·格兰金(Paulo Grangeon)的1600只纸制熊猫在城市中上演的“快闪”。而此次展出的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视界 香港”(Event Horizon, 2007)则是一场更富理性的公共艺术项目,作品对香港密集而垂直延展的城市坏境作出了回应。艺术家将他的装置作品比作针灸:通过细微的移位以一种治愈的方式重聚城市生态活力。

    霍夫曼的这三十一座真人尺寸雕塑根据艺术家本人身体的范本复制。其中大部分雕塑被放置于香港中环区多栋标志性建筑——如香港市政厅、渣打银行大厦、中区警署——的天台上。在宇宙物理学(cosmological physics)中,“视界”被用来定义已知宇宙的界限。在“视界 香港”中,散落于城市各处的雕塑延伸了我们对自身与空间、自身与他人相互作用的思考,也审视了我们所构建的世界与原始地表之间的关系。

    立于高空中的人形不免令一些观者感到不适,毕竟这样的形态可能使人联想起自杀的情境。而对于另一些观者而言,找到这三十一座雕塑的确切位置便足以引发出一场游戏。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巡回展出的“视界”项目起始于2007年,据报道当时全球有一半的人口居住于城市中心区。在这高楼林立的喧嚣地带,葛姆雷的这组装置作品不禁使人放慢脚步,在某一刻摒弃匆忙,抬头看看天际。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1.24

    文献库热

    在一个温暖的十一月夜晚,一艘摆渡船在银色的月光下搭载着香港艺术圈的重量级人物,前往停泊在香港仔深湾的著名的“珍宝王国” 水上餐厅,参加第十五届亚洲艺术文献库(AAA)筹款晚会暨慈善拍卖活动。

    这座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的海上画舫落成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其内部装潢有如一座中国式皇宫。或许因为当地人太过“爱惜”这家餐厅,以至于香港许多旅游景点都与这里距离很远。“真不敢相信我竟从没来过这里”,我不时听到爬上镀金楼梯走向入口的老派香港有钱人说。

    徐文玠(Claire Hsu)与她的AAA“梦之队”已为这场慈善晚宴筹备了八个月之久,他们的工作显然卓有成效。邀请函上承诺这将会是一个“充满行动的夜晚”——为了一项值得支持的事业,即保证亚洲艺术文献库可以继续记录亚洲当代艺术史这一重要工作。

    当我们抿着新鲜的青柠伏特加鸡尾酒时,为自己的公共艺术项目“视界限”(Event Horizon)的发布而到访香港的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可谓备受仰慕。同样成为目光焦点的还有郑志刚,他的K11艺术基金会也是葛姆雷此次香港项目的首席合作伙伴。在谈到M+现任执行馆长李立伟(Lars Nittve) 即将在明年一月离职时,郑道炼(Doryun Chong)说M+需要保证衔接顺畅。“距离博物馆落成还有四年时间”,这座目前形势严峻的博物馆的首席策展人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正在非营利艺术

  • 日夜双生

    这次由李绮敏(Christina Li)策划的群展“日夜双生”(Days push off into nights),展出了来自于九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作品以或私密、或幽默、或宏大的手法,呈现出艺术家们对时间之推移这一意象的凝视与思考。展出的十一件作品涉及装置、摄影、和表演,这些不同的创作媒介在Spring Workshop独特的布局陈设中碰撞联结,颠覆着工业空间的样态。

    在黄颂恩(Magdalen Wong)的装置作品《日落,日出》(Sunset, sunrise, 2011)中,一排带金属光泽的卷带随重力作用、在每日进程中缓慢地将画廊的窗户慢慢遮隐。在它一旁的莫拉·戴维(Moyra Davey)的作品《地铁上的书写者》(Subway Writers, 2011),则是一组二十五张捕捉了“个人”在地铁旅途上书写的瞬间的摄影作品,这些画面也被这位生活在纽约的加拿大艺术家塞入信封、寄予她世界各地的朋友。

    从艺术家奥尔加·切尼谢娃(Olga Chernysheva)的“屏幕”(Screens,2014)系列的五部电影截取的片段,展现了俄罗斯日常生活单调乏味而又略显怪诞的图景:一列火车经过被雪覆盖的站台;一个男人在院子里做俯卧撑;艺术家的父亲和母亲揉着用做俄式饺子的面团——此段记叙了这位住在莫斯科的艺术家拜访父母、并找到了一张深藏在壁橱里的会“唱歌”的明信片的画面。明信片“唱诵”着一首名为《胜利日》(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