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薇薇安·卡库里,《幻影之尘》,2018;“神秘参与”展览现场,2020.

上海

神秘参与

明当代美术馆 | Ming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McaM)
上海市静安区永和东路436号
2020.06.27 - 2020.09.06

踏入“神秘参与”的展览空间,迎面就遭遇一堵轻薄却又实在的、用透明蚊帐做成的墙,蚊帐上模拟了墨西哥街头音响系统的图像,一个扬声器播放着墨西哥流行音乐与艺术家在卡尔斯巴德洞穴录制的失真的音乐回声。艺术家薇薇安·卡库里(Vivian Caccuri)这件名为《幻影之尘》(Phantom Dust,2018)的作品给人一种虚实交错、捉摸不定的感受,如同一种隐喻,暗示着接下来我们将会进入一个对可感而不可知的世界展开想象与体验的奇特旅程。

在艺术家弗朗西斯科·卡马乔·埃雷拉(Francisco Camacho Herrera)的《清醒梦》(Lucid Dream,2019-2020)中,我们得以借由大量的资料回望炼金术士的神秘世界,并试图通过小说以及视频影像去触碰炼金术符号系统及其背后的意识领域。《内啡肽的火焰》中,艺术家王翰林用一些奇特怪诞的虚构图景描述其父在因病昏迷期间所梦到的幻境,这些图景与一些符号(如十字架)及材料(电线、图钉等)相互联系,让人不得不直面一系列濒死体验的意象,往来于现实与幻境之间。进入鸟头的《我梦》&《有风》展厅,那些仿佛存在于梦境一般的食材、人偶等静态图像被影像风车投射在墙面上的“被放大了欲望”所裹挟,人们如同掉入一个梦境与欲望的混合体内部,好像连自己的幻梦与欲望也都被搅入其中。在另一边,陈哲的作品《关于891次黄昏心灵活动的百科全书》则邀请每一位观众在她精心营造的“夕阳”之中,跟随着一系列“症状清单”细细咀嚼自己可能体验过的“向晚意不适”。而在《反观记忆》(Reflecting Memory,2016)这个录像中,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以“幻肢症”线索,对外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心理医生及一些学者和幻肢症患者进行采访,探讨幻肢症患者想象出来用以填补身体空白的“另一个身体”。不仅如此,艺术家根据医学上帮助截肢患者认识自己的“镜子疗法”,在拍摄中也加入了镜子,既让观众因镜像产生患者肢体健全的假象,又看到失去肢体的真相。通过一系列严肃的讨论与虚实变换的影像,让人一点一点地体会到“身体记忆和虚无,以及记忆如何建立填补空白的机制”。

这14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通过各自的作品以多种媒介对潜藏在人与自然之间或人类社会内部的一些不断溢出语言能力范围的、容易被人们忽视遗忘的现象、体验、意识进行探索。不过“神秘参与”并不是简单地“参与神秘”。展览中的艺术家并没有刻意营造那种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巫术式的仪式空间,用艺术的形式给这些难以言说之物罩上神圣的光环,更没有用艰涩陈腐的语言将其强行绑架成似是而非的知识,而是从可感可知的现实层面出发,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状态下,将这样的现象与经验提取出来,通过各种手段建构出相应的具体情境,让人们在其中体会到属于自己的某种连贯、持久的独特经验,从而形成与作品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