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常羽辰,《织造(5号)》,2018,手摇织机麻质纱纺,30 × 40 cm..jpg

纽约

常羽辰

Assembly Room
191 Henry Street, New York, NY 10002
2019.02.01 - 2019.02.23

Assembly Room是纽约一家专注支持女性策展人的机构,加之展厅中许多作品的纺织元素,容易使艺术家常羽辰被迅速贴上“女性”或“手工艺”的标签。常羽辰确实是一位以手绘、手工为主要实践的女性艺术家,但此次个展探讨的主题实则更为开阔也更为根本。在两位策展人Jane Cavalier和Nicole Kaack的梳理下,“线”这一绘画基本元素成为了跨越多种媒介、串联历史又反观当下的丰富概念。

展览标题“两根手指一条线”来自常羽辰同为艺术家的父亲的一句教诲。两根手指并拢,它们之间会自然形成一条线,但那不是“真实”的线,现实世界中也并不存在线;线是边缘、交界、标记,线是抽象。常羽辰和父亲接受的艺术教育都深受前苏联“契斯恰科夫体系”(Pavel Chistyakov)的影响——素描是基础训练,写实程度是评判标准,绘画对象则被分解为点线面的明暗关系再落于纸面。素描很少被看作独立媒介,甚至等同于未完成的习作。事实上,素描强调将事物拆解到面,再拆解成线和点,蕴含着智慧的世界观。以素描的方式重新端详两根手指,它们所形成的是充满褶皱、凹凸、纹理、甚至空隙的指缝,而非直线。

在常羽辰的创作中,线首先从写实中被解放出来。《6段眉毛》(2015)可谓展览中最具象的作品,但疏朗有致的线条排布经由铜板蚀刻于桑皮纸后,显出了山水画的气质,甫看之下更像风景而非静物。同样的,艺术家也将素描从为写实服务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完成于2017年的一系列纸本铅笔作品,以素描手法为底,但明暗关系没有凸显任何具态参照,而是纯粹的形体的抽象。

随后,线得到进一步的物化,并且拓展到三维的缝纫、针织、纺织之中。两件黑色的手工编织作品《织造》(2018)低低地挂在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处,麻棉纱线的纵横交错极其松散,使其失去了成为柔韧织布的功能,而更像线条的节奏谱写。《雨/松/浪》(2017)是三枚手工染色的丝质布片,上面银白刺绣部分的针法无拘无束,是写意而非描摹;最左侧的布片还垂下一截带着针头的线,让人想到文人画的枯笔。还有几乎与地面融为一体的装置《物》(2018),棉麻针织各有或弯曲或打结的形状,它们仿佛具有了实在性,甚至在视觉上有如来自考古挖掘的骨骼残片,质地坚实,不过走进细看之下,所有琐碎的线头都被悉数保留,好像在强调这种实在性里细小脆弱的内核。

常羽辰的线在三维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平面化的转译。与《雨/松/浪》一墙之隔的是三枚布片的“孔板印刷”作品。艺术家采用Risograph这种精度较低的影印机,使丝质布片叠加刺绣的织物纹理被粗略地压缩成一种数字化图像,再附着并叠加上纸张的纹理,形成最终画面。于是“线”在不同的媒介之间回旋,经历反复的重塑,有些局部模糊得犹如新媒体艺术中的“故障”(glitch)。考虑到艺术家将织布机横纵线的基本结构理解为最原始的二进制计算机,孔板作品其实轻巧地贯通出“线”的历史,它既是实在的穿针引线,是解构复杂客体的构成元素,也是虚拟信息流的变体。


在常羽辰的作品中,线是线,素描是素描,作为视觉构成的色彩、形状和材料都更朴素本质,也许艺术家更希望艺术是艺术,尽量免受意识形态的左右,或者至少,提醒我们对意识形态施加的影响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