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仝天庆,《火化》,2022,纸本水墨设色,240 x 400 cm.

北京

仝天庆

星空间 | Star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东街A05
2022.02.15 - 2022.03.15

步入幽暗通道,一串灯笼呼应着仝天庆个展的题目“良辰”,也应和了展览开幕的日期——中国虎年元宵节。灯笼是河南安阳年节时流行的简单样式,上面画着老虎,用红笔写着“大吉”、“精进”、“生动活泼”等字样。

顺着通道进入左侧主展厅,我们看到猎狗彼此撕咬的画面。对于在北京顺义郊区生活了大概二十年的仝天庆而言,这是记忆中杨镇大集上的残酷消遣。潮白河畔,驯养者训练猎犬追逐咬食兔子,再用它们开设“狗撵兔”的公开集会。每局设两只狗参赛,先抓住兔子的是胜利一方。仝天庆将这一流程分解开来,以构建叙事。右侧附展厅里,除了描绘青草间扁舟状坟冢的《舟航》(本文提及作品均创作于2022年)以外,另外两张分别刻画了火化炉里焚烧尸骨(《火化》),以及捡拾骨灰的操作(《捡骨灰》)。两组绘画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打散,在展厅中呈环形结构,仿佛既荒谬又无可逃遁的宿命之回响。

仝天庆从古老的图式中汲取营养,营造他的设色水墨绘画。例如,在《咬》中,猎犬轻盈、舒展、活跃的身姿取法自西汉画像砖上马的形象,同时也令人联想到六朝的青铜《奔龙》雕塑。艺术家用线条急促的粗细收放体现动感,这亦是“大写意”传统中常见的手法。黑白猎犬分别占据画面的上下部分,它们的头颅均扭转向身体趋向的另一侧,让兔子身体承受更大的拉扯力量。这种新颖的构图,一方面得益于大尺幅(240 x 310 厘米)宣纸纸张制造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亦可被视为中国画历经写实主义观念的结构性改造之后,艺术家在该领域通过对既有图式进行修正和变革以回归传统的信号。在这一传统中,摹写和积累是必要的,而其先决条件是将身体的行动和书画的创作融为一体。绘画并非一种纯然思想的拓印,亦是身体经验——除了笔墨锤炼留下的肌肉记忆,我们也可以将艺术家对与死亡主题相关事件的反复观察和回忆视为这种身体经验的一部分——迸发的痕迹。

“良辰”中两组绘画的人物形象都是程式化的,脑袋浑圆,面部多以侧脸示人,细长眼睛的处理方式透出敦煌石窟初唐壁画的影子。然而,这些诞生于2022年的形象并未朝更精巧或更鲜活的方向变形,而是被进一步简化,趋向于毫无个性的图式。作品《众》中,九位成年男性挤在一处,头齐刷刷地瞥向画面左侧,他们身前,一位男子抱紧两只虎视眈眈的白狗,仿佛下一秒,他就要打开双臂,任由它们蹿向画外的兔子。画面右侧的两位女性,手提着灰兔的一位背向观众,另一位绞着手,将目光投向地面,像在轻叹。她们的不忍,显得敏感和灵动,和专注张望的男人之间构成张力。在同一幅画面中,对女性复杂情感的成功刻画,排除了艺术家对细节捕捉不力的可能。程式化是仝天庆故意强调的。他以此展现充满矛盾的人性中所包含的对死亡的麻木和对毁灭的期待。在另一组绘画中,麻木和期待被再次提唤。只不过,在那幅无人出现的《舟航》里,观众被请来出演张望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