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靛蓝海浪和其他故事:重访亚非印度洋与离散概念”展览现场,2023,Gropius Bau. 摄影:Luca Girardini.

柏林

靛蓝海浪和其他故事

Gropius Bau
Niederkirchnerstraße 7, 10963 Berlin
2023.04.06 - 2023.08.13

三面被繁荣的文化区域围绕的印度洋是所有大洋中最像地中海的地方,然而关于它的叙述却在当代充满“全球化”热词的话语中古怪地缺席。在以大西洋或太平洋为中心的地缘政治架构中,印度洋长久以来都处在“文明”半球的背面。Gropius Bau与Savvy Contemporary联合举办的群展“靛蓝海浪和其他故事:重访亚非印度洋与离散概念”(Indigo Waves and Other Stories:Re-navigating the Afrasian Sea and Notions of Diaspora)试图讲述一个以印度洋为半球中心的全球史叙事。

展览中的艺术家们以经济作物(罗塞拉·比斯科蒂[Rossella Biscotti]关于印尼橡胶劳工史的装置)、手工艺(詹妮弗·狄[Jennifer Tee]用花瓣制作的印尼船纹布[tampan])、音乐(Dhow Countries Music Academy为印度洋创作的独特声景)中暴露的相似性向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历史写作发问,为何仅有资本、王侯及侵略者的迁移才值得记载。穆巴里克·布赫齐齐(M'barek Bouhchichi)在非洲常见的农业生产工具与北印度洋文化区的楔形文字之间寻找亲缘,在形式相似和精神对话之间探求一个无法在理性逻辑中核实、只能神性地祈求或魔性地召唤的呼应。贾丝敏·尼拉尼·约瑟夫(Jasmine Nilani Joseph )精致如工笔的纸本针管笔系列,是她对沿印度洋海岸线向澳大利亚航行一路所遇到的各类“安保”设施的勾勒。索要着耐心、重复且不允许涂改的纸上细密画与“写生”的目的构成明显的悖论,约瑟夫的刻画所忠实于的是心理而非现实的地形,海边的人造疆界是渴望与敌意凝固为的脸孔。希拉兹·拜约(Shiraz Bayjoo)在非洲南部的档案中挖掘与殖民者的到来平行生长的反抗及独立史。他用半透明旗帜与当地传统印花染布搭建起无身体而有面孔的神龛,纪念马达加斯加原住民女王与无姓名的逃亡奴隶。

与被连根拔起并跨洋运输的人构成对仗的是人类纪中被撬动并贩卖的地壳。科肯·埃尔贡(Köken Ergun)的动画电影为被违背意愿撕离土地的矿产赋予梦呓般的声音。来自深渊的矿物在地表无以为家,逃逸的方向仅有向上飘向云端、弥散入大气。沈绮颖(Sim Chi Yin)的摄影聚焦作为建筑材料跨越国际线的沙子,如何从资源出口国被挖走来填补地价金贵的海岸。同为失语的被贩卖者,沙土与稀有金属作为非人类行动者(non human actor),以其物质性描摹了抽象的财富及权力差距在地表上具体的形状。

印度洋的潮汐中掩埋了无数的流亡,有战乱所逼迫的流离失所,有粉饰太平中失语人群的背井离乡,也有与世界为敌的奴隶叛逃。策展文字中借用了学者弗朗索瓦丝·韦尔热(Françoise Vergès)的“遗忘政治”(the politics of forgetfulness)概念,选择不去强化关于殖民史及其暴力的记忆,而是记录更加复杂的流散。已故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在同样关于印度洋的遗作《海盗启蒙》(Pirate Enlightenment)中提醒我们,在新自由主义国际化大都会成为逃亡者的收容所与亚文化的极乐世界之前,边缘人的流亡以及陌生场所对他们的接纳都是持续存在于历史中的。收复这些被遗忘的“其他故事”因此也是一个“记忆政治”的项目,从被民族国家和资本流通主导的历史写作中夺回我们对跨大陆亲缘关系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