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杨光南,“无主之地”展览现场,2024.

北京

杨光南

CLC画廊 | CLC Gallery Ventur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东街E02栋
2024.05.21 - 2024.06.30

在“无主之地”展览期间,要进入CLC画廊空间,必须从覆盖入口的一道绿色塑料养殖网中穿过。在狭长的前厅,被黄土包裹的假植物叶片从休息区的长椅下伸出,黄土也包覆了墙上原有的七根日光灯管以及一只悬垂下来的灯泡,光线因此不再从这里透出。前厅一角的水槽中,半掩在黄土里的,是一块仿似刚被考古发掘出的屏幕,里面播放着杨光南2014年拍摄的一段录像。艺术家以一种极低的,晃动的,贴近地面的角度,记录了自己工作室所在的黑桥村的一幕日常:镜头像不安的动物,穿梭于城乡交界地带狭窄然而繁忙的街道,从快递员、行人、摊贩的脚边经过,打转。曾是北京最重要的艺术家工作室聚集区之一和大规模流动人口集散地的黑桥村在2017年最终迎来了拆迁的命运。如杨光南所说,“所有的人和物似乎一夜间从眼前抹去,曾经的熙熙攘攘,人间烟火,以及蜗居村里的居民都像蒸发了一样不知所踪”。这块从黄土中半露的屏幕及其中播放的黑白影像,于是成为了“无主之地”的一个具体意象:在这里,一切总像是反复经历着废弃和抹除,留下来的只有一些幽灵般萦绕的回忆。

黄土或许可以视作艺术家对这十年来我们共同经历的现实的一个无声评论。它让人想到不久前张新军和何迟先后在外交公寓实施的两个项目,前者用从机场附近挖来的泥土塑造了两个立体汉字“离开”,后者则打磨公寓墙体,用灰尘覆盖房间以追怀失去的故居。在这些项目中,土(地)都被作为个体或集体的命运的象征,始终与流离、湮没、丧失联系在一起。

而在杨光南这里,如果说前厅的黄土和残影提示了被驱逐和被剥夺的境遇,主展厅的展览同名系列平面作品则源自近年来她对隔离、封锁下困顿生活的观察。艺术家首先在窗扇大小的木板上逐层覆盖颜色,再用机床在其表面上打磨出蜂窝状防护网纹样。颜色层被不同程度磨穿后形成的不规则图案从连续的六角网洞中透出,看上去既像是测温的热成像图,也像被剖开的土地。这批平面作品都分别由两根相同长度的果绿色金属管支撑,贴紧墙面树立,按一定间隔规则排布,让人联想到护栏的形状,在空间中又形成一重包围。这一不断强化的隔绝感在展厅后部一个略低矮的小空间中达到顶点。该空间由半透明的帘幕同主展厅隔开,左右两侧均可进入,地板上铺设的三合板从两端向中央缓慢升高,隆起,形成一堵分隔墙,其宽度正好与艺术家在黑桥村每日穿行的小巷宽度相同。观众的身体在这里经历了真实的隔绝,观看也因此变成了一幕共同的排演。

杨光南的创作一直贯穿着一种理性的规则,比如整齐划一的造型,连续不断的网格,它们强行规定了物质材料的存在形态。在“无主之地”系列中,车床在木板和颜料上留下的不仅是纹样,也是痕迹和“证据”,甚至唤起某种无以名状的痛感。杨光南出生和成长于一座河北小城,那里曾是华北地区铝塑门窗的生产加工基地,烟尘遍布的街巷处处充满切割机的轰鸣,触目皆是被切削而成的单调、重复的形状。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视觉形式亦是一种现实的象征,它在杨光南的艺术中通过物质材料被加工和改变所呈现出来的“不自然”状态,以及外力留在物体表面的残迹,来提示形式施加于身体的形态、动作、习惯,进而指向深埋在荒芜土地之下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