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马秋莎,《火星》,2016,单频录像,3分53秒.

北京

马秋莎:沃徳兰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2016.06.25 - 2016.08.06

艺术家马秋莎的最新个展的名字“沃徳兰”其实是北京昌平九十年代开始兴建的巨型游乐园的名字,也是英文单词“Wonderland”的汉语音译。这个外来词用它乍看无意义的陌生外观推迟了我们对它的内涵的理解、判断和情感投注,直到真正的意义被公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延宕感在展览的多数作品中似乎都得到了某种印证或呼应,而这在马秋莎早期的创作中至少并不是一个明显的趋势。那时,她的作品给予观者一种平实、直接的诚恳态度,伴之以毫无掩饰或保留的亲切感,虽然这种认可也部分的同她的女性气质、性别反省和一种建基在身份(既包括性别认同,也包括时空意识)之上的解读相关。《牛奶身体系列》、《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4号》、《我的锐气源于你的坚硬》等作品具备着平实的叙述与敏锐的感知力,低调的性别叙事主要通过有节制的情感来推进,这里面没有任何人为制造的距离、陌生感和“包袱”。

而本次展览的录像作品则或多或少走上了相反的方向,各自呈现为一种有意为之的间离,从而延宕着观众的认知、释读和情感共鸣。其中最为典型也是走的最远的一件《火星》(2016),以探测器非人的视角描绘非人迹能及之处的风景。影片的所有素材均来自互联网上的片断,以这种方式马秋莎彻底否认了(至少在形式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存在,这种否认之果决,甚至到排除一切人类形迹和活动的地步,并且拉开了与她之前一切录像作品的反差。影片模拟了国家地理杂志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也即制造客观而足堪信服之影像证据,但仍保留了配乐和镜头的节奏,只不过这种情感的流动是非具名性的,没有人可以从中指认任何能够同日常生活对应的线索。由此,《火星》切断了辨识作者身份的可能,因为它只是对一种风格和范式的不动声色的模拟。与之相应的,更具日常外观的《化身》(2016)同样隐蔽了马秋莎此前所特有的细腻而平实的影像语言,相反,艺术家邀请商业摄影师承担作品的拍摄,从风格上制造了再一次逆转。对女孩儿皮肤肌理的表现,各个细节的浪漫处理,这些高度商业化和程式化、因此也极具“物”之吸引力的表现,或许可以算作一次对“艺术/作者性”的清算。

这两则新的录像同此前为艺术家赢得声誉的作品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它们分隔了私密的童年回忆和超个体的宇宙图景,拉开了通常被认为是女性所固有的敏感关切的观察视角和一种不带情感投注、极端样式主义的表达之间的反差,更重要的是,新的作品不再期待意义的即时读解所带来的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阻止了对作品的解读滑向一种习惯性的、表浅的性别叙事。但先前的经验并没有被彻底的判为失效,它们在展览同名的装置作品——一块巨大的,由肉色丝袜包裹的水泥碎块所拼接的平板——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艺术家的访谈中,我们知道她曾经经历了生育之后的性别困惑,而最终将解决的可能放在母亲及上一代人所代表的、更久远的生命历程之中。在这里,女性所意味的东西超越了单个个体所需要承担的思考和行动,而扩展到一个由共同的经验、情感、困窘、挑战所构成的整体。在这里,知识通过某种身体的、情感的、经验性的智慧在代际传递,而情感在这共同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但这种力量曾经因为性别的权力配置而长期被忽视以及被标签化。通过包裹着每一块碎裂的坚硬水泥的肉色丝袜,马秋莎重新召唤了情感的力量,一个属于女性的共同体的力量。虽然这同两则录像作品所制造的非人感和距离感形成了抵牾,但这个疑惑其实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就早已埋下了答案:只要女性的视角依然作为域外、情感化的“清新”之物而存在,这体现在女性作者身上的分裂和挣扎就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