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王兴伟:荣与耻
站台中国 | Platform China
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7
2016.09.10 - 2016.10.23
在王兴伟最新个展“荣与耻”的“荣耀”部分,著名的抗日人物白求恩如圣徒般被置于怪诞、身体涌动的画面中心,他疯狂的面孔从周遭受伤的士兵、老年妇女和蓝天白云的风景中脱离出来,如同孤独的拓荒者。这位多年来被历史叙事不断建构的英雄形象从未显得如此陌生,他狰狞、固执地治疗伤员,与疯子相去无几。而济公、抗日战士小何同志进一步拓展了王兴伟对崇高化身的探究,二者超过真人的体量加强了其近乎固执的天真特质,如同塔罗牌的愚人(寓意为疯人、乞丐和僵局)一样荒诞不经。相对于“荣耀”,展览的“耻辱”部分致力于对于反面人物的描绘,再现了二战时期鬼子、汉奸等滑稽可笑的场景。艺术家对“不耻”形象兴师动众的关注可以理解为个人政治的诉求——端不上台面的内容依然可以成就绘画的时刻。在绘画语言上,王兴伟弱化了以往对光影关系的强调,通过更为平面的结构突出色彩的表达,而挥洒的巴洛克式线条将画面的整体感提升至感官的饱和。值得注意的是,每幅作品都配有书法写成的打油诗,这些过于直白、“傻乎乎”的文字在反转了理想主义表达、卸却了题材的历史负担的同时,也在暗示绘画创作所面对的卑微与不可满足的要求。
王兴伟混合了多重风格的纪念碑式绘画试图发起一次当代性事件,从而提出如何通过绘画语言来重建对现实的想象与认知问题。艺术家的创作意在超越今天过剩的个人主义和流行的中产阶级趣味,并剔除对于民主的做作标榜或普世价值的执迷。展览多重的辩证关系中不仅仅包括了题目中荣与耻题材的对立,同样暗藏了绘画介于真实和再现之间不断自我塑造的有机过程,以及一个画家在现实的多重性和绘画的真实性之间的转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展览直白、大胆的凸显对立也许恰是王兴伟面对今天意义不断被迅速消解的现实的回应。
展览“荣与耻”的主办方为麦勒画廊,站台中国为协办方。
文/ 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