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沈莘,“在家”展览现场,2016.

武汉

沈莘:在家

剩余空间 | SURPLUS SPACE
武汉市宏图大道8号武汉客厅F栋穆金文岸2层
2016.09.25 - 2016.10.24

对于在作品中总是观察权力流动的路线并试着以影像介入这层关系的沈莘,其展名“在家”其实并不必然指向一种进入室内而受到保护的安适——相反,家的意义是依据每个人在不同的等级秩序中被给定的。艺术家久居在外,“在家”是其在中国所做的第一次个展。但展览标题中缺失的“主词”指的很可能也是作品,而不是她本人——所谓“在家”,也许是作品之于一个意义定锚之处。在剩余空间中,展场被尽数打暗,只用了读书灯的照明引导你坐在环形围出的一个唇枪舌战的辩论场合(《巨人的肩膀》,2015)。面对四个同步屏幕,你看着四位受邀表演/发言的哲学家及作家以《山海经》中的异兽为各自屏幕中的化身。这个在伦敦大学理事会大楼组织的一场讲座内容聚焦在当下新自由主义的渗透力以及西方哲学和前卫主义的回响。沈莘也让展场中各个录像作品发出的荧光相互渗透。空间的布局如此引导你眼睛的余光多观察几个屏幕,顺着光影播撒开来的方向感来浏览艺术家这三年来的创作。

你所能看到的影像素材并不宏大,甚至总是倾向于琐碎:琐碎的事物在影像的世界里面,意义找不到可以安稳停靠的地方。譬如以手持镜头拍摄下的,建筑工人在午休之间表露的情谊;微不足道,但有一种欲望暗流顺着《金阁寺》的摘句,由地位同样轻薄的虚拟人声奥利弗(Oliver)所唱出来(《付出式批评》,2015)。又或者在《巨人的肩膀》中所使用的,被转化为三维动画的山海经人物,它们被使用的方式并非强调神话的属性,而是它们在数字世界中,符码和符码之间联系的轻巧和易逝性。沈莘选择这些材料,并不那么基于文本讨论的深度,相反,她总是倾向于放大这些事物非常身体且非常微观的角度。这些偶然的视角有一种脆弱性,在作品中意味着一种其意义未能被论定,因此有潜力重新搬动我们对于权力的论述——譬如说,“家”真的是让你可以逃离社会权力结构而稍作休息之处吗?

在开展的座谈上,沈莘拒绝了将自己创作总结在一句话之内的胶囊式诠释。创作结束了,影像作品的意义却被要求持续流敞。她的创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如此:拒绝回家——拒绝回到意义停泊的船港(point de capiton)。甚至,就其作品总是具体的指涉着地理上的东方,这是否构成一种她对家的想象,也被观众一再追问。影像中以各种形式呈现的文本,诸如川端康成、东北慰安妇以及藏人,而对沈莘而言,这些地方却不代表她的主体所稳定座落之居所,而是她在欧洲所找到的另一些漂泊流落的文本。而如果有任何确定的方式可以形容沈莘的创作,关于在家,也许是:家是一个能够提供偶然、私密之视角,重新颠覆社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