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梁半,《黄昏漫步》,2016,铝合金、木板龙骨,木板上平版喷绘,活鹦鹉,394 x 685 x 11cm.

北京

梁半:风景浏览器

德萨画廊 | de sarthe gallery
朝阳区草场地艺术区328-D
2016.12.09 - 2017.02.26

风景在浏览之中,就像滑动手机中稍纵即逝的图像,在输出信息的同时,不停制造新的印象。从何时而起,风景的定义与观看方式一同发生了变化,对自然从画面之外的凝视在徒步者的漫游中变成了身在其中的观赏,如同诗人随步伐而改变的韵脚。在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背景中,风景与风景画、诗歌之间的相互浸透和诠释,使18世纪英国文化精英的风景趣味得以传播,从而让观景成为具有文化价值的美学体验;而在拉什莫尔山(Mount Rushmore)之中,融入山脉的雕像让政治与地理形态共生,胶合起民族、国家与风景间的强烈认同感,风景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梁半在《黄昏漫步》(2016)中将画廊空间一分为二,试图思考在这一演变过程中风景与意识形态间的相互塑形,抑或国家机器建构起的庞大象征体系如何于风景中进行权力的展演。散落在地上的《上帝之手》(2015-2016)系列的六个视频从石缝中发出微弱的光——存活于电子产品中的个体,伴着微观中显现的日常,日夜流淌的情感被还原到手机屏幕中。二楼墙面上的“洞”包含了视频内的另一个《洞》(2016):可乐罐被掷入黑暗中,调动起个体经验于对面那座权力之峰的空荡回响,隐秘于洞中的图像可视为基于艺术家自身经验、暂时搁置悬空理论概念的珍贵表达,即便仅以某种“凿壁偷光”式的微弱姿态在场。

洞穴的背后深藏着更为庞大的国际政治符号的输出,《繁星》(2012)中把旗帜提取出来,抽象为一幅浪漫化的星空图景,在明暗变换中,符号之属性也在悄悄转变——艺术家何尝不是因循着符号的形式生产出了另一幅人造图景,而那些寄生于岩石夹缝中、隐匿于洞穴中的“灵魂”,又何尝不像那只被驯化的鹦鹉,承受着被规训的惩罚,被禁锢的自由,暗示一种更为无奈和空洞的现状?

构成风景的基础是自然,一块花岗岩坚硬、粗糙、沉重,承载着火山爆发、熔岩冷却以来千万年作为自然之物属性的记忆——但如同物质绝不等于被归纳的属性的集合,作品也不应当等于既有观念的拼凑。当那些被“赋值”的山峦成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图像,作为地域象征被印在旅游宣传册和明信片上,在流行文化中经历戏仿和调侃式的转译之后,山石原本的物性被消解了。但风景的意义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事物的表征与本质间的关系伴随着时代和语境的更迭而发生畸变。如果意识到物之本质在变化中的自行隐匿,我们便无暇逃遁到对形式的审美,或对概念的理解当中,而急需去冷静地思考发生这种畸变的缘由和后果,而这一切,又建立在艺术家对自然和现实最为切身的体验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