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陈庭榕
台北数位艺术中心
台北市士林区福华路180号
2022.04.09 - 2022.06.05
好似科幻电影的轰隆噪音从一堵悬空的镀锌极简墙后渗透出来,忽强忽弱,有时更像类比电视的讯号杂音,偶然穿插的音符与哨声既悬疑又悠哉。后工业风的空间中除了巧妙装置在角落的民国66年金门的报纸缩小复制版本,似乎可掬于掌中的花岗岩雕塑,以及各式声音机器外,就是慷慨的留白了,然而一点都不空荡。这是一个充满声音雕塑的空间,展览虽以声音为出发点,视觉效果却相当精致:《长浪1/2, 2/3》(2022) 形状特异,极简的雷射风管切割以一种介于建筑部件与美学雕塑之间的姿态存在,与天花板暴露的喇叭和线路相配合,使人联想到奥马·法斯特(Omer Fast)或者爱尔葛林&德拉葛赛特(Elmgreen & Dragset)模糊机构与日常的界线、似真似幻、又冷又艳的场景。
互动声音装置《你说的话》(2022)为三座以钢索垂吊,白色手拓印雕塑托起的麦克风(艺术家自述为手持武器的意象),在展场中央摆荡:观者身体以及机器的牵制时时改变着它们的路径。降b音符、撞球、救护车、秋千、浪潮,这些N手声音无法透过具体事物形容。艺术家的计划是音效越来越嘈杂以及高频,机器与人的对峙引导观众聆听,三座麦克风的摆荡越来越猖狂,几乎要击中观者;三者间的向量运动也影响了各自的收音,在回放混音的过程中重新创造现场。唯一的听众(我本人)的身体变成展场的核心,而刚离开的观众身体介入了现场,他们的“此曾在”被再度录制,被机器“编曲”并回放,我在现场的踱步也被机器撷取碎片并重组,以新的面貌演绎给未来踏进展间的观众,原始音景与人/非人的过去现在未来拉扯,运动牵制声音,而声音并不引导运动。
展览标题“边角的风标”中的风的形象无法如实被机器或文字捕捉, 艺术家并不希望观众立即将现场与特定的叙事做连结。实际上这个计划延续2018年在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展出的《我只在乎你(细语)》的文本,以“金门国共对峙下,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38年持续播放的心战喊话”作为田野调查的出发点,探讨声音如何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这次使用的原始音景来自金门的风声:碉堡的射击孔、弹孔、天井、防空洞、木麻黄防风林、居所废墟、巷弄,这些具有强烈历史指涉的场所。与居民的访谈并不如预期,他们听过一些打靶以及炮弹的明晰声音,但除此之外对于声音记忆的形容缺少细节,更多的是忘却或者逃避,艺术家形容是一种“不去聆听”的政治。渗透整座声音雕塑的口哨声来自作曲家刘家昌1971年所做的《晚安曲》,也许是展场中最有指涉性的文本,它每晚由北山播音墙作为政治宣传往对岸放送,又被东北风吹回北宁头聚落,在金门居民的记忆中,标志着今日已平安度过,而明日有更多未知。
声音是治理的彰显,而个人对于声音的记忆却可能是选择性并反支配的,针对声音、暴力与控制的记忆在艺术家访问的居民口中并不明确,艺术家因此让观者的身体介入并重新聆听这一段个人身份与大历史对峙的故事。边与角可以象征边缘以及抵御,也是形成风的物理条件,无形无色无味的风更形塑了地貌与身体记忆。风声在现场不断被挑拣、转化,重新标记历史的矛盾:那些可被记忆的总是在消逝,那些暴力的却优雅徐缓,那些集体的只是个人的想像。在边角中,大历史消解成声音的形状,而历史时间在机器循环中没有面貌与秩序 。
文/ 李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