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翁奋个展:当经验成为主义
白盒子艺术馆 | White Box Museum of Art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路B07号
2010.01.30 - 2010.02.28
幽蓝的展厅,汩汩的气泡声,水族箱,木船,蛋壳城市——走进白盒子艺术馆,内外强烈的光线反差让人感觉仿佛到了游乐园里的“魔法屋”。
所谓“浸泡式的艺术体验”,也许就是指这种“被动的攻势”,艺术家不明确要求,不主动邀请,不动声色,却照样把观众拉进来变成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可这种传统的舞台布景手法,用到此处真的奏效吗?观众真的会不自觉地开始扮演起某种角色还是这一切只是艺术家的一厢情愿?如果是前者,分给观众的又是什么角色?
展厅中间是翁奋的新作《累卵计划》。数万颗完整的鸡蛋壳、鸭蛋壳、鹌鹑蛋壳拼成的建筑沙盘令人赞叹,许多小姑娘无视旁边“禁止触摸”的标牌蹲下来触摸蛋壳光洁的表面,一方面惊讶于精巧的工艺(每只蛋都只在末端有个很小的开头),一方面好奇于脆弱的原材料。当然这并不是蛋壳首次出现在当代艺术作品里,比利时艺术家马塞尔•布达埃尔(Marcel Broodthaers)装满蛋壳的白色立柜让空洞的鸡蛋壳与通常满载各种意义的当代艺术品实现了角色互换;他的老乡彼得•德•丘皮雷(Peter De Cupere)则用蛋壳把绘画变成活物。在翁奋的作品里,蛋壳似乎被赋予了更多明确的象征意义:巨大繁荣背后的虚空,太空城市潜藏的危机,光鲜外表之下的无价值。沿着只有一侧有护栏的楼梯上到作品旁边的平台向下俯瞰,一张由美元和人民币拼成的货币图案寓意更加明显:中美国家利益的对撞,中国经济基础与国际关系的密切关联。这一次,艺术家似乎提供了一个比“鸟瞰”系列里女孩儿所站的楼顶更高的平台,让观众能够纵览全局。唯一比我们视线略高的,就是悬在半空的木船。船体看上去破旧不堪,仿佛在暗示水上的世界和水底一样禁不起考验。
除了占据中心位置的蛋壳城以外,本次展览还收录了一些翁奋过去的作品,包括《骑墙》和《鸟瞰》系列中的部分照片,再加上倒在碎蛋壳里的“雷曼兄弟”,嵌在手脚架上的“华尔街”标志,鱼缸里的两个世界(一边是水清沙幼的美好生活,一边是战争或恐怖主义威胁,无论哪边,最终都不过葬身鱼腹),“怎么也说不到一起”的世界领袖们——所有一切似乎都在加强“累卵”想要述说的主题,这个主题是现实的、政治的,表现手法也精致而用心,可不知为什么,总让人感觉好像水和油一样无法彻底融为一体。艺术家好像也预见到了这一点,诚如翁奋本人所言:“我们对世界的批判也许是无力的,但肯定是必须的!”
文/ 杜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