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马秋莎,《黎明是黄昏的灰烬》,2011,单屏录像,3'15''.

不莱梅

(CC)TV

Galerie Herold
Beim Handelsmuseum 9, 28195 Bremen.
2014.11.08 - 2014.12.07

展览的标题“CCTV”有两个含义,一是“China Central Television”——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中央电视台”,而在本次展览地德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更为人熟悉的则是它的第二个含义——“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意即“闭路电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录像监控系统。这两者除了缩写恰好一致以外,完全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作为中央电视台的CCTV是一个由内向外的大众传播媒体,而作为监控系统的CCTV则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大众信息监视和收集手段。而本次展览八位中德艺术家的作品在内容上或者与监控有关,或者与大众媒体有关。例如马秋莎的作品《黎明是黄昏的灰烬》(2011), 从艺术家本人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出发点, 纪录了清晨的长安街路灯关闭前后的情景。同时,因为天安门广场的敏感性以及背景中的《东方红》音乐,使得这件标题带有几分早期朦胧诗色彩的作品带上了不言而喻的政治意味,这对现场的德国观众无疑显得尤为神秘。

与之相对,今年刚去世的德国影像艺术家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 )的作品《词语和游戏》( Worte und Spiele,1998)展示了德国90年代大受欢迎的几档脱口秀和游戏节目的录制过程,主持人与工作人员向参加节目的嘉宾和观众解释节目的流程以及每人各自的任务,观众在幕后人员的指挥下得知自己什么时候应该鼓掌,鼓掌的力度应该多大等等。 这过程像在排练一个庞大的乐队,又像在训练一条刚买的宠物犬——法罗基以一种客观的方式展现了大众娱乐媒体工业的运作,精密控制的进程以及由此产生的虚假与可笑。

张新军在展览里的录像作品《暴雨》纪录了他的一个行为:正对镜头的艺术家在夏季的某一天,赤裸上身,低头读一张浸湿的书页,因为炎热,纸张渐渐变干,而身上大量的汗又滴在了纸上。一动不动的镜头纪录这样的行为过程,本身就带着明显的监控意味。但除此以外,因为展览主题的引导,似乎会让观众产生这样的联想:信息(书页)和水分的循环对应着的正是闭路电视的流动过程。虽然很难想像这就是艺术家的本意,但在这样一个主题明确的群展中观看也自然带着特定的倾向,就如同变色眼镜过滤后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