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缪晓春、《电脑空间的最终审判》、DVD投影和全境灯箱装置、2006-2008

北京

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

中国美术馆|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2008.06.10 - 2008.07.03

在文化奥运和高科技奥运的主导下,张尕策划的这场新媒体艺术展在时间上恰好契合了奥运年。在技术合成日益凸显的当代社会和全球文化共同作用的景观下,展览意在激发并促进艺术领域所产生的全新思考模式和创作方法。新闻通稿中表明,“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是政府支持下北京奥运年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而同时,众多国际知名的文化基金会和媒体艺术机构、博物馆也支持并参与其中,其中包括纽约MOMA和奥地利的Ars Electronica。展览展示了来自近30个国家的新媒体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的创作成果。人们可以欣赏到50多件多媒体艺术作品,并且参与到工作坊和研讨会中。所探讨的主题广泛,包括21世纪初新媒体的研究,发展,展现,记录和归档,参加者包括Katja Kwastek, 李振华, Barbara London,Christine Schoepf。同时还有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美术馆的馆长,以及著名艺术学院的领导如徐冰、吴美纯、张培力。本土和国际知名的艺术家缪晓春,Yves Netzhammer, Stellarc, etoy, Knowbotic Research, Edwin van der Heide, 龚彦和David Rokeby也展出了他们的最新作品。中国媒体艺术先锋冯梦波和Kurt Hentschläger也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教授和创作新媒体艺术进行探讨。上海电子艺术节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共同合作,探讨新媒体艺术的活力。

从中可看出,这场展览可称得上是野心勃勃。自从1985年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劳森伯格作品国际巡回展”后,像如此规模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一直未曾在中国举行。实际上,中国观众初次欣赏到当代西方艺术家的原创作品,正是通过波士顿美术馆的美国艺术回顾展和“劳森伯格作品国际巡回展”,而这场展览也深深影响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家以及先锋团体和艺术运动,其中包括我们现在所指的“八五新潮”。如今,“合成时代”对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所产生的影响力,其可能性也是巨大的。尽管就主题而言,在全球新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它来得也许有点晚了,但它也提供了这样一种绝佳的可能性:它或许将有助于新一代的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学院跳过19、 20世纪已成模式的展览和归档方法论,直接走上21世纪新媒体中更加乌托邦或更具影响力的发展和展现平台。中国艺术界若想吸收并受益于新媒体的合成艺术,不仅要依靠于学校和艺术机构的基础建设能力,而且还在于中国本土创新能力和软件业的发展。也许这场展览对于上述的两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技术、教育、经济的发展,这种抄近路的捷径也并不是一直可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若想投入到新媒体艺术中,人们必须要掌握艺术创作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性创作方法与策略。

译/ 王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