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田晓磊,《未来颗粒》,2015,打印树脂,尺寸可变.

北京

田晓磊:诗歌

空间站|Space Statio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2016.01.17 - 2016.03.19

尽管田晓磊的《诗歌》(2014)在诸多方面令人联想弗里兹·朗(Fritz Lang)的《大都会》(Metropolis),其创作实则呈现出“后电影”的根本特征:朗将镜头对准现实世界中的微缩模型,在荧幕上制造出未来都市的魔幻场景,而《诗歌》则完全建立在计算机的模拟技术上,同名展览中的3D打印雕塑作品甚至可看作虚拟世界对于现实的重构——田晓磊利用模拟技术,试图以史诗式的宏大叙事探索技术本身对于人类本身与未来世界的意义。

展览围绕动画《诗歌》与《创造》(2015)展开,展厅四周以3D打印雕塑、循环动画等形式为载体的作品均以上述作品中的意象为基础。展厅的中央则陈设着圆形祭坛式的雕塑《未来颗粒》(2015),该作品不仅囊括了诸多关涉未来的意象碎片,亦赋予展览整体以宗教的“仪式感”。在两部动画作品中,田晓磊刻画了大量“机械化”的人体,对人体进行碎片化的切割,将大量的人体器官与机器进行蒙太奇式的“组装”,似乎消弭了人与机器的差异。技术哲学家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技术”作为人类的假肢(prosthèse),并非是次级的辅助工具,其本身便构成甚至主导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诸如符码、图腾、文字等人工制品均为人体的延伸,促成了信息的流传。由此观之,人与机器的对接便具备了某种意识形态的意义。在《创造》中,无所不在的宗教意象似乎酝酿着“机械人”的诞生;生育相关的器官为金属质感的机械零件所替代,仿佛“诞生”事件本身即为人体与机械的缠斗与博弈的过程。

此外,作为基本影像语言的“蒙太奇”逻辑亦用于讨论技术对于文化传统的干预。田晓磊大量引用了既有的文化符号与意象,譬如马格里特的《恋人》与《宝山》,这些作品本身便试图通过改变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制造出“不可能之可能性”。而田晓磊将其中的意象再次置于技术“氛围”浓厚的超现实主义式场景中。反复出现的“断臂维纳斯”则与佛教的“千手观音”形象相结合,因残缺而不朽的艺术作品沦为梦魇般的景观化图像,正如本雅明对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论断,技术,尤其是视觉技术,具有在同一维度中并置一切差异的力量。然而,或许由这些异质性事物组成的世界整体是极其不稳定且凌乱的,不再具备古典世界中的整一性特质,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现代人“精神分裂式”的生存状态。而且,尽管田晓磊致力于进行“宏大叙事”,其画面却呈现出 “媚俗感”,或源于对流行元素的引用,抑或类似3D游戏场景的场面调度、碎片化意象的不和谐组合,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制造出张力,似乎影射着宏大叙事在当代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