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安迪·沃霍尔、《杰奎琳》、丝网印品

北京

遭遇

佩斯北京| Pace Beijing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中心706厂房旁
2008.08.02 - 2008.09.21

“遭遇” Pace Beijing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炎炎夏日。无论是3000平米的锯齿房外盛放的与周围环境稍显格格不入的荷花,还是展厅内一幅幅精心安排后的大家之作,都确实的告诉前来参观的人群:这个展览所引起的议论和思考,将远远大于展览及作品本身。

在展览所展示的作品中,既有世界知名的大牌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村上隆、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杰夫∙孔斯Jeff Koons、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也有来自中国的重要的艺术家,如祁志龙、王广义、岳敏君、张晓刚、杨少斌等等。在展览的说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次展览“试图把这些敏感的亚洲肖像作品和来自西方的肖像作品穿叉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相互的影响和发展的关系”。并特别说明“这些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不期而遇的”。但是,在这次展览所引发的种种讨论中,展览的题目“遭遇”也逐渐超越了展览方试图呈现出的方式和面貌,变换成为了“撞车”的引申义。

记得在不久前结束的格哈特∙里希特在中国美术馆那场盛大的展览之后,人们曾出现了一次相对集中的讨论:里希特究竟影响了多少中国当代艺术家?这必然不是人们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考量。但是,在“遭遇”了Pace Beijing的这次展览之后,也不得不让人们再一次在欣赏大师们的架上作品之余直面这个相同的问题。

就在当下的北京似乎正在准备成为“新文化的开始”时,面对这样一个让人们不断猜测出种种弦外之音的问题,并不是几次讨论会或是学者们“对美术史普及”的提议就可以解决的。这个问题似乎令人束手无策,但对它的讨论却注定无休无止。那么,就让我们把“遭遇”当成一次意味深长的“新文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