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寒夜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4号路
2017.09.15 - 2017.12.17
你穿过巴金长篇小说《寒夜》的开场文字,走进艺术家娜布其刻意降低的天花板和一些室内场景,算是走进了一个小说的氛围。真要说起来,展览和小说没有那么相近。四位艺术家演绎这则家庭矛盾的方式,更像是精神分析式的一系列浓缩和移置。娜布其用镜子将展厅围了一圈,含蓄地只在悬吊灯箱的支架上透露出一点她的雕塑中特有的纤细伸展的造型。巴金小说中扮演了“大他者”角色的奉光,到李然这里变为一系列排演素材铺张的堆砌;它们几乎架空了正本,延续李然一直以来对叙事性的解构。刘诗园将影片场景设在丹麦,借喻小说中的兰州;而战时的陪都重庆则被陈轴替换为赛博空间。他在《蓝洞》中为小说角色搭建的冷光野山洞是人工自然的绝佳符码。影片中大量的心理描写,恰好最贴近《寒夜》的笔法。剧中年轻女孩的内心戏所统治的世界是社交媒体的投射,陈轴也活在里面。实际上,年轻女孩的身份并不必然意味着生理上是女性。她们的服饰是一串串彩珠——陈轴专属的迷幻药。连同先前的影像散文《模仿生活》来看,也许陈轴本人更像是法国激进团体Tiqqun所刻画出的“年轻女孩”的后微信版本。
展厅中四位艺术家的创作在回应文本的同时,也都可以看作是独立自主的作品。两位策展人没有扮演小说的作者,而更多是这些艺术家多年的读者,最入戏的人。也许他们欣赏的观众,也是能够找出最多文本间性的书迷式爱好者。关于这种强调互文性的展览,引用小说作为叙述框架,其动机不仅仅因为这可以是个高明的推广或沟通的策略。当然,消费社会的过度生产会加剧这种现实和小说界限的反转。在这点上,当代艺术走的最远的可能是Reena Spaulings,这个名字以小说主角的身份出现在纽约艺术圈,现在是个成功的观念画家和画廊主。具体而言,策展人申舶良和戴章伦想要的互文,应该还要落地于今天中国艺术家的现实处境。在巴金的小说中,1947年盘旋在重庆上空的流言和恐惧是小说心理描写的动力:是否要撤退到大后方成为所有人反复琢磨的问题。反过来想想流言在今天的艺术圈是如何起作用的——从工作室搬迁到胡同生活圈的缩减,以及近期雕塑工厂暂时关门的氛围,其实还真像是一系列定时的空袭警报。
文/ 陈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