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段建宇,“自动写作—自动阅读”展览现场,2020.

上海

段建宇

池社 | Pond Society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4号
2020.09.05 - 2020.10.31

段建宇最新个展“自动写作—自动阅读”规模虽然不大,只陈列了9幅(组)画作,但创作时间从2014年横跨至2020年,可以说,展览所呈现的是段建宇在2013年上海外滩美术馆个展之后的绘画实践。如果联系段建宇之前的画作,我们会发现画家本人仍旧延续着自己既有的、时而交混时而并行的题材线索: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西方现代美术传统、中国现代的城乡张力、不同身份的女性形象等等。当然,男性形象也时常出现在段建宇的绘画世界中,例如展览中的《龚闲》(2014)与《自动写作No.1》(2020),不过两幅画中的男性看上去更像是某种惰性的艺术形象:前者是臃肿的,描绘肥胖身体的线条语言,与其身处的中国山水画如出一辙;后者是滑稽的,脚趾间的毛笔与底图的涂鸦笔触相映成趣——两个男性形象都与各自的背景构成了一种交错性的场域,观众很难分辨他们到底从属于话语,还是图形的一部分。

也许正是话语与图形之间微妙的距离感,会让观众对段建宇的绘画产生某种疑问,它们到底是用来读的,还是用来看的?事实上,文学性从未远离过段建宇的绘画,她不仅为自己的展览撰写过线索性故事,而且也出版过小说,如果从这一点来看,段建宇最新的画作《米其林七星No.2》(2020),观众完全可以通过充满细节的描绘,从室内精致的装潢,女主人颓唐的发型、落寞的神情、隐藏在三宅褶皱宽大裙袍下的体型,以及右手指尖那杯红酒,猜想这是一幅描述当代中国中产家庭女性中年危机的现实性画作。然而,作为画家的段建宇,她又遵从了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绘画惯例,绘画语言的语法关系则是在平面性原则下铺陈展开的,借用保罗·克利的说法,段建宇的绘画是可以用于咀嚼与舞蹈的。所以,段建宇的绘画既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她的绘画就像一根几何图形中的渐进线,坐落在话语与图形所构成的坐标系中,关键在于我们的眼落在哪里。

不过,策展人Peter Pakesch显然不愿降落他的目光,而是选择以保罗·策兰的一首题为《袭来》的短诗(这首诗被分别用德文、英文与中文印在了池社入口展厅的斜墙上)来回应他从段建宇绘画中引申出的疑问:“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意象的世界中,不同文化的图像之间到底有多少意义可被传递?”只是,当我们反复质问全球化意象时,实际上也包含了个体的时空局限。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是一个共通的疑问。而段建宇绘画的迷人之处在于,她的目光里除了生命,还有生活,并且对此从不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