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汪建伟
长征空间 | Long March Spac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798中一街
2021.03.20 - 2021.05.30
汪建伟的展览“总是,不是全部”用一个如同禅宗公案般的题目暗示了超越“关联主义”(correlationism)的线索。简言之,并非“一切存在总是缺乏了什么”,而更多是“存在只以非整全的状态来表现自身”。
如果对于习惯关联主义的思维来说,艺术品不过是艺术家观念的再现(不管这些观念是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是知性的甚至乎欲望的),那么超越关联主义的艺术活动则更多表现了真正的意向性对象(noema),亦即一种不以主体或“我”的观念为关联的创造。在其中主客关系被打破,作品和艺术家之间变成一种平等的共生关系,两者都成为了动起来的材料(hyle)和思考起来的诸物(aliquid)。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种反常识的运作,它需要人们放弃陈词滥调的“意识与对象”之间的二元关系,并且要求冒险地让材料和诸物透露它们所要表达的意义。
有趣的是,这场旨在反常识的展览,现场并没有让人感觉过度异常。相反,或独立或靠墙放置的雕塑以及穿插其间的油画作品尽管外形上有时令人联想到动物骨骼、器官或海洋生物,但总体仍然是低调的,日常的,它们并没有从正面挑战观众对当代艺术的预设。汪建伟的工作让我想到莱布尼茨的单子(monade),它们并非主体意识所关联的对象,而是对象对潜在的微知觉(petites perceptions)的开发。在微知觉的开发过程中,艺术家不停遭遇到“如何打破固有习惯”的问题,并在重复克服问题的过程里积累了突破惯性的潜能。然后,在突破的那一刻,一个简单的物就可能瓦解一贯思维的局限,所以这注定是一个非整全的过程,它生生不息地让物思维和活动起来。正如丙烯决定了雕塑的意义,因为只有丙烯让打磨得光滑的作品的颜色不再具备“光泽”(今天人们已经非常习惯消费当代艺术品的光泽表皮);又比如包裹在有机生物形体外的刚硬的金属外壳,如同嫁接在失去某些器官功能的人身上的义肢,它们与身体并不互相抵触、矛盾和否定,金属也能参与生命的成长,有机和无机物之间的二元对立被打破。当关联主义习惯以主体意识否定事物,使得人们不能察觉事物的微细差异时,汪建伟的作品却尝试开发新的微知觉,使得我们重新察觉具备思维和生命的“物”。
是的,物总是存在的,它思维着、活动着。然而,它又是有待开发的。艺术家成为了诚诚恳恳工作的身体,他们和材料共生着,因此诞生了一种谦逊的艺术态度。同样,艺术品也不再以个体表现自身,它们的思维让世界的每一部分都参与了“总是,不是全部”的创造活动。
文/ 张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