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符号学水墨2008第一回
玛斯德比当代艺术中心|Must Be Art Center
北京市酒仙桥4号大山子798艺术区七星中街内
2008.12.01 - 2008.12.15
随着年终将近,如果回顾过去的一年,人们发现艺术热闹非凡,带来了无穷的话题和讨论,引起各种力量介入艺术,人们对艺术的期待也跟着全球经济的变化不断漂浮。虽然风气转冷,但仍然有一批关心、关注、创作水墨的人举办了一个以水墨为题的群展。展览不大,有九个艺术家参加,但他们的艺术追求反映了他们的思考,反映了在多样化的艺术当代,水墨如何展示自身潜力的一种努力。
水墨作为东方特有的艺术形式,如何发展、如何守成与创新、如何转换与超越等等都是学界、艺术家的心结,特别是与总体的当代艺术现实相比,似乎受到了忽视,各种综合性大展上很少见到以水墨为媒介的艺术。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提问,水墨如何进入当代性的艺术话语体系中,显然在这种格局中,传统不是唯一的选项,而进入到什么层面来谈论水墨、思考水墨、创作水墨就成为并非轻松的课题。参加这个展览的九位艺术家各有特征,从不同路径尝试着与水墨的对话,试图让水墨成为表达的媒介与观念。当水墨不再是原有形式关照的时候,也许是水墨可以突围的时刻。如戴光郁的水墨行为表演,虽离传统水墨很远,但不失为对水墨的一种表达,将侵入东方文化骨髓的水墨给以现代解构;姬子的水墨则是从水墨内涵的观念中生发当代的水墨图式与表现,体现其蕴含的文化境界,显示水墨的精神潜力仍有挖掘空间;韩伟华则是以影像的媒介来传达水墨的底蕴,意在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水墨;黄岩则多年来以身体的在场来表明水墨存在的主体结构和不同艺术观念的叠加强度;胡又笨多年来尝试水墨材料的转换,丰富了水墨语言的构成,不限于笔墨的运动;许英辉则用侵染水墨的碎片重新组合作品,化解了传统的图像构成方法;黑鬼强调墨的韵律可以成为独立的表现,彰显出一种今天的笔势;舒勇强调一种“非宣水墨”的努力,看看水墨在画布上的结果和可能性,说明尚可以继续延伸水墨的领域;古煜瑾则以喷射的方式映现出水墨的痕迹,再用缝合的红丝线来突出宣纸的柔性,赋予水墨与宣纸这个两位一体的艺术一种新的视觉形式。
展览尽管显示了一部分的水墨当下表现,但由此展开的“水墨在当代”的讨论才是意义,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对于水墨的挑战。
文/ 王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