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赵玉,《温室战袍》,2022,摄影、布面印制.

上海

熔炼的暗礁

我们空间 | WESPACE GALLERY
上海市黄浦区香港路117号301B
2022.09.24 - 2022.11.03

艺术家韩倩和赵玉的双人展览“熔炼的暗礁”围绕记忆和历史考证展开。韩倩的展场朦胧昏暗,私人日记类型的文字、视频和自我观察将展厅这一公共空间转化成了内部心理的空间。《房间的来信》(2021)是2020年艺术家回到故乡武汉后,将自己关在房间内并脱离手机、电脑、时钟14天而创作的,其主体由14封日期时间不确定的信件构成。双屏录像《消失的路线》(2022)记录了她独自探访被拆毁的祖父母旧宅附近街区的过程。其中一个屏幕上,摄像机跟随艺术家的背影,另一个屏幕则呈现了行走者的主观视角,两个屏幕间的对话仿佛是艺术家与曾经陪伴她回家的祖母之间复杂的目光交汇。虽然展场散落着不少武汉的老照片和历史档案,韩倩探索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个人记忆。她似乎无法抓住自己家族史的全貌,武汉的铁矿产业裹挟着城市化进程,如同一个巨大的怪物,以第三者的身份潜入了这个本该属于她自己的封闭场域。

与之相对,赵玉的记忆则更多指向了她在法国生活期间目睹的有关法国殖民史的某种共同感受,展厅中反复出现的木质与金属材质也仿佛在暗示并映照着一种可疑的帝国余晖。影像装置《日落之岛,法兰西岛》(2021)以艺术家创作的短篇小说为原型,虽然也从私人记忆出发——故事缘起于主人公、摩洛哥裔二代移民叶哈雅无意发现了一张爷爷生前在巴黎拍摄的照片——但更多着墨在法国知识体系中多有书写的北非移民阶级、种族及宗教矛盾等主题上。《温室战袍》(2022)的主体是一块轻纱,上面印制的图案是艺术家拍摄于巴黎植物园的照片,展场内模拟了太阳光照射在温室的场景,呼应着照片上热带芭蕉树沐浴在烈日下的景象。另一侧的“太阳神系列”则将委拉斯凯兹的名画《宫娥》与马丁·路德·金的宣言,以及象征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图案组织在一起,同时与展场其它作品里的镜面形成互动关系,仿佛暗示着在政治现实和权威的炙烤下人对于表态的焦灼。

“历史使我夜不能寐,”大卫·沃伊纳罗维奇(David Wojnarowicz)曾说。有时,区分梦境、私人记忆和集体记忆非常困难。私人记忆使我们彼此区分;而集体记忆又让我们互相联结,塑造着一代人的集体身份,甚至历史感。当某种集体记忆不被记载,或者被抹消甚至篡改时,这种不在场便缓慢地在我们的身体经验中催生出那种被弗拉迪米尔·杨科勒维奇(Vladimir Jankélévitch)称为“不可言明之物”的东西。两位艺术家的创作都呈现出了这种难以言状的不适:那些混杂进回忆中的专有名词或者抽象名词(殖民、采矿、迁徙),它们是痛苦的来源吗?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吗?是和它们自己宣称的一样强大吗?是能够用历史研究、档案搜索去还原的吗?这一切又因为人的记忆机制本身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暧昧。如保罗·利柯(Paul Ricœur)所言:“历史的恐怖使人记载下记忆的危机,暴露出过去想要在当下坚持存在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这一特征,我们已经多次说过,其原因是记忆在场的方式本便是指向自身的不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