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杨沛铿,“微息”展览现场,2024. 图片提供:Para Site艺术空间. 摄影:Ray Leung.

香港

杨沛铿

Para Site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榮華工業大廈22樓
2024.03.16 - 2024.05.26

从Para Site十楼窗口望出去是香港殡仪馆的水泥穹顶,现代主义风格的连续弧面之后,霓虹招牌显露幽蓝一角。杨沛铿在展厅窗户上贴上蓝色滤纸,蓝色光线洒满整个昏暗的空间。进入其中,脚下是蓝色瑜伽垫铺成的充满弹力的地面,四围通顶圆柱装置如树林般排列疏密有致,展厅正中横卧一段巨大的树干状雕塑——一个浸润在无声蓝色里的幻觉空间,在工厂大厦的室内暗示着户外某处,带着既私密又公共的矛盾气质。窗外的历史和现实退作了遥远的背景。

杨沛铿擅长通过调动材料触感、气味和光线等,将展览空间的整体转换为一种异化的身体经验。这种身体经验首先是十分香港的。通过使用和改造现成物,他将香港市井生活的组成元素带入到作品中。墙面插座上一串古怪的蘑菇夜灯,像是从深水埗鸭寮街令人眼花撩乱的摊位上信手拈来而拼成;地面和墙角缝隙里长出的塑料花草,大概和旺角通菜街金鱼店里买到的假水草如出一辙;不断喷出森林香氛的加湿器的那一团雾气,更点出了所有在香港生活的人都有过的视觉经验。在拥挤逼仄的现代城市中,物通过商品生产和消费进入私人空间,在日常的凝视中成为人们亲密情感的连接和投射;又因其显而易见的工业化和商品化,这些现成物和人的关系始终止步于一种疏离的现代性体验。杨沛铿的许多展览项目往往通过现成物奇特的错位和并置去强化这种亲密和疏离,以此将不同特质的多重空间抛入同一个新时空中,进而勾勒生活中某种跨越异象的相通本质。在此次题为“微息”的展览中,一处来自伦敦郊外的密林空间就与一处来自香港新界乡村的许愿树空间融合了,用以共同叙述人类欲望的变幻和不变。

空间正中横卧的树干雕塑来自杨沛铿在伦敦Gasworks驻地时的创作和展览,是伦敦汉普斯特德荒野(Hampstead Heath)同性寻欢胜地中一棵卧倒橡树的复制品。被幽会人群摩擦多年变得光滑的树身被艺术家用肥皂材料复制还原后显得更加脆弱,如同随时要融化消失的临时纪念碑。在Para Site的展览现场,色彩鲜明的纸浆被抛洒得到处都是,像是使用后被随手丢弃的纸巾,也像是正在腐败的花朵和果实。后者指向香港新界大埔林村因承受不了人们抛掷太多祈愿物而枯死的许愿树(如今已被替换成一棵塑料树)。如果说在伦敦Gasworks的首次个展是艺术家和树这一对象的初次遭遇以及通过艺术对其捕捉的初步尝试,在Para Site的第二次个展则代表着艺术家试图以更在地和更个人的方式去梳理欲望的在地传统的尝试。也许正因此,这个在巡回中不断发展的个人项目从前一次充满异国情调的文化遭遇变得更复杂、更立体和更具跨越文化的穿透力,也让人对其最后一站阿那亚艺术中心的变体充满好奇。